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失控》第十六章的感悟

(2014-08-15 06:52:06)
标签:

娱乐

 读《失控》第十六章的感悟


   ​王家驄


 ​  2014.08.14

 

“控制的未来是:伙伴关系,协同控制,人机混合控制,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创造者必须和他的创造物一起共享控制权,而且要同呼吸共命运。” 凯文凯利用这句话作为第十六章“控制的未来”之结束语。


第十六章似乎通篇都在讲如何制作电影,特别是卡通片。但是作者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是,如何赋予虚拟的世界以生命。让那些人造物有自主权,制空权,以及思考的能力。如何让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统一。


现在电影追求严格的真实感。要想让观众有真实感,卡通片中的虚拟世界就必须遵守现实世界中的物理规律。然而“动画中所有的物理习性都取决于动画师(对物理)的认知”,如重力定律、动能定理、以及摩擦定律等。 对物理的认识,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


企业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要想做好企业管理,管理者就必须知道如何使用物理知识、数学知识甚至生物学的知识。物理学又分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等等。经典物理是线性思维,量子物理是非线性思维,网络时代是非线性思维的时代。


凯文·凯利指出,物理学正在飞速地渗入数字世界,而生命渗入的速度比物理学还要快。为了弄清楚物理学在数字世界当中渗透到了什么程度,凯利探访了几个最顶尖的动画实验室。这也是为什么凯利从讲卡通片制作开始本章的论述。


制作动画是为了合成角色,它是一种艺术,是一门手艺。“如果不把艺术家的智慧从自己的脑子里迁移到某种激进鲜活的仿真世界中,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恐龙。” 这种智慧的迁移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


在网络时代,一个管理者如果不能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将知识从脑子里迁移到管理的实践中,他也将会变成某种意义上的恐龙。使用知识是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是进化的结果及表现。学习能力越强进化的速度就越快,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存活的几率就越大。


在卡通片的制作过程中,艺术家希望赋予卡通角色自由意志,“我们希望机器人罗比或者兔八哥能够在不需要我们监管的情况下自行完成任务。” 其实管理者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希望员工能够自行,自主地完成任务。要想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就必须像是一个导演。他在编写一个故事,而故事的三元素,包括情节,角色和环境。在企业管理中,是角色和环境影响着故事。企业在社会环境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将决定它在社会中陈述什么故事。


奥兹世界是一个虚幻世界,它涉及了三个控制研究的前沿领域:

一,如何组织一个即允许一定偏离又围绕着既定结局的故事

二,如何构建一个能产生意外事件的环境

三,如何创造自主但又受节制的生物。


在我看来这三个领域都是企业管理的前沿领域。最佳的答案是员工与企业共同进化,企业与员工共生共存。虚拟世界的未来不是控制,而是如何“在不剥夺用户自由的情况下,给他们设定某种结局”,即目标。控制内涵的转换将改变管理的目的。未来的管理,是在“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它所创造的不是故事,而是一个世界。创造的是一种人格,而不是角色之间的对话和动作。”现在企业培训的重点应该在发展人格,而不是训练员工扮演某一种角色。


电影,特别是卡通片的制作,为企业管理以及控制和失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卡通人物越来越越具备真正的人格,而真正的人也应该像卡通片人物那样,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