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08月13日

(2012-08-13 11:49:27)
标签:

杂谈

企业如何做好“源”创新?

2012.08.13

 

企业如何做好“源”创新?企业如何提高“源创新力”?这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父。因为失败只告诉了我们什么不可以做,只有成功告诉了我们什么可以做。 谢德荪教授在其《源创新》一书中也提到“模仿性创新”。 要想真正做好源创新,企业需要从成功企业那里学习。大多数失败的企业是因为只注重做好“流创新”而忽视了“源创新”。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是因为做好了“源创新”,如IBM,惠普,迪斯尼等。中国最成功的源创新,我认为是中国邮政。我会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源创新的意义以及如何做好源创新,我们可以借助另外两本书来学习, 两本书分别是:彼得·德鲁克的重要著作《管理的实践》,考林斯的《基业长青》。

 

“源创新”一词出于斯坦福大学谢德荪教授的著作《源创新》,它的涵义是从源头上开始创新。源创新是建设产业链,流创新是把握产业链中的利基。源创新可以开辟新天地,流创新只能与他人分一杯羹。

 

企业创新的源头在哪里?我认为源头在企业对于自己业务的定义,即:我们的业务是什么?通过重新定义我们的业务是什么,企业才可以找到创新的源头,才可以重新建设产业链,通过“双赢思维”以及“建设平台”达到源创新的目的。

 

“我们的业务是什么?”这是德鲁克提出的一个经营管理的经典问题。 看似简单,但是要回答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与明显。 凡是关注“流创新”的企业都是在业务的表面定义我们的业务是什么,保险公司是卖保险的,快餐店是卖汉堡包的,汽车公司是生产汽车的。而基业长青的公司,或百年老店,大多是做“源创新”,惠普从一开始就定义自己的业务是为研发机构提供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迪斯尼则认为自己的业务是给家庭带来欢乐。这些企业从一开始就思考如何建设一家公司,而不是如何生产某件产品,更不是为了赚钱。因为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做正确的事,利润会随之而来。

 

企业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是什么呢?

 

首先,企业应该想到的是如何满足社会或客户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他们善于将社会问题转换为商业机会。例如,IBM看到环保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于是他们从源头上创新,研发出来 “智能电网”技术,从源头上解决因为高低峰给电网带来的压力以及电能的损耗,减少发电量来达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的。中国邮政看到全国各地外来务工人员汇钱回家十分不便,于是提出了“植根于民,汇通天下”的口号,建立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建成全国第七大金融机构。

 

其二,企业应该视自己为社会机构。任何一家企业一旦成功它已经不再是个人资产而是社会资产。即使是企业的创始人也无权任意毁掉这家企业,他必须努力将企业经营下去,如果企业创始人的行为危害到企业的生存,董事会有权将其从公司清除掉。美国休斯公司(飞机制造商)董事会就曾经因为创始人休斯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通过法律程序将其从董事会开除。

 

其三,作为一家社会机构,企业是社会中唯一的“不稳定因素”(Destabilizer)。企业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品味,爱好不断变化。 其它的社会机构,如家庭,学校,教会,医院等都以稳定为目标,虽然它们也需要创新,它们绝对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业务方向。企业则不同,它必须在“稳定”与“变革”中寻求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平衡而不是静态平衡。企业更需要源创新。

 

我在《再论源创新》一文中曾经说过,创新有两种形式:思维创新与创新思维。源创新属于思维创新,即从认知上创新。企业可以通过对自己业务的重新定义创造重大的商业机会。试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

 

据史料记载,中国邮政最早成立于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由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国家邮政。距今已有116年的历史,可以算是一家真正的“百年老店”。在它的百年历史中有过几次重大变化,其中最大的一次应该是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也是邮政局做的最成功的一次源创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继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及因此而形成的。截至到2008年(这是我能够看到的数字)邮政储蓄银行的个人存款余额已经超过2万亿。它已经成为全国第七大的金融机构。

 

中国邮政是如何完成源创新的呢?我没有看到过相关的资料,只能够根据我所知道的信息将其创新过程还原。

 

通常人们认为邮局的业务就是递信送报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则认为:我们的业务是网络。数据表明,中国邮政在全国有超过65000个网点,它也是全国最大的物流网。然而我们经常所讲的物流网,主要是指物流信息网,是提供物流行业相关信息的平台,包括货运信息,空运信息,陆运信息,海运信息,以及物流行业资讯和物流知识,法律法规等,还提供物流行业企业库,供货源方查找,货源方也可通过物流网发布货源信息。如果将“物”的概念外延,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它的流通就可以在“物流网”上完成。中国邮政恰恰是看到这一点,于是他们提出“我们的业务是网络”。而邮局的网络在全国覆盖面最广,也最完善。而且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网络。

 

同时中国邮政有看到了全国有超过两亿的农村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如何将所挣到的工资以快捷,便宜的方法汇回老家。通过现有的银行系统,外来务工人员的这一需求很难被满足。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效率极低,因为很多银行在偏远地区没有分支机构。中国邮政根据自己的优势特点,结合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提出了“植根于民,汇通天下”的企业愿景。这一愿景即清晰,又容易理解,很快得到了员工和客户的认同。

 

邮政储蓄业务的开展为邮政局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因为他们建设的不是邮政储蓄银行,而是“金融商品超市”。任何与金融相关的产品都可以通过储蓄银行系统迅速到达消费者手里。他们为中小金融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销售平台。不幸的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己尚未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做的是一种源创新,他们完全可以为中国的金融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企业如何提高“源创新力”?提高企业的“源创新力”实际上是提高企业员工的“源创新力”,每一家企业都应该努力培养员工的企业家精神。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往往从一个想法开始。他们要问的问题是:经济,市场,社会哪些主要变化会帮助我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去经营我们的事业。 企业家精神是源创新力的基础。

 

管理大师 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为企业提供了七个源创新的机遇,它们是:

 

1)   意外的事件

 

2)  不一致的事

 

3)  基于流程的需要

 

4)  未被发现的市场机构变化

 

5)  人口结构的变化

 

6)  消费者情绪的变化

 

7)  新知识

 

要想培养具有“源创新力”的管理者,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的管理者,必须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拥有源创新能力的企业家都深知“变化是唯一的永恒”,他们拥抱变化而不拒绝变化。他们拥有良好的“富足心态”,认为机会永远从在,而机会可以与更多的人分享,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够做到双赢,才能够为建设平台而努力。

 

提高“源创新力”是一项系统工程,绝对不是一天、两天,或一门培训课程或两门培训课程可以达到目标的。企业高层的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企业希望做源创新还是只做流创新。他们必须亲自主持提高“源创新力”的培养工作。

 

源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做好源创新需要从企业的根本性质来思考创新的问题。企业的目的是服务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利润只是检验企业是否在做正确的事的衡量标准。做好源创新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它要求管理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基础知识帮助企业做好提高“源创新力”,我们会陆续与大家分享。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2年07月09日
后一篇:2012年08月14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