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蒙:《红楼梦》之虚无,实大有生活情趣

(2010-12-24 15:13:31)
标签:

《红楼梦》

中国哲学

烤鹿肉

才思敏捷

值得

杂谈

  读《红楼梦》会让你觉得是这么亲和,虽然它抽象地说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一切都是泡影,一切都要毁灭,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但是一进入具体的场面,一切又都是那么可爱:一块儿吃螃蟹,吃螃蟹不是空虚的,有没有螃蟹吃感觉是不一样的;一块儿做诗;一块儿说说笑笑。譬如说“芦雪亭联诗”,简直就是一次青年联欢节,也是一次诗歌节,即便是现在,倘若能够参加这么一次活动也是非常好的,既有美女,又有靓仔,又有美酒,又有烤鹿肉,外面天空飘着大雪,你一句诗,我一句诗,争相联诗,才思敏捷,诗作得非常好,雪天当然应该首选这样的活动,千万不要去听什么王某人讲《红楼梦》。

  所以说《红楼梦》是充满了生活的魅力。你会觉得空虚,但又觉得这种空虚很值得,因为它不是一开始就空,从空到空,而是无中生有,有再归于无,不是从无到无。从无到无有什么可说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有就是无,有最后会变成无。这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妙处,无并不就是无,而是连结着两头的有的无。就是说,无之前本来是有,如果压根没有有过,无从何来?我们说某某某没了,走了,当然前提是他曾经有过。谁能设想一个压根没有有过的人的变无呢?而有的意思是它原来没有,说你有了钱啦,根据是你原来无钱,而且是很多别人没有钱,如果你一生下来就是百万富翁,而且你们那里人人都是百万富翁,就不会有有钱之说。“有”本身是非常可爱的,是值得我们为之付出一切的,是值得为之承担对“无”的种种焦虑和悲哀的。即使感到种种焦虑和悲哀,也能觉得到此世界上走这一趟是值得的。这正是中国哲学的“无”的概念的最高明的地方,它讲的是无非有,同时无非无,就是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无包容了有又否定了有,大哉虚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