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文:熬到“站着把钱挣了”也算牛到底

(2010-12-24 15:00:29)
标签:

娱乐

姜文

让子弹飞

影片

中国电影

杂谈

 

 

 

 

徐健博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成为最近网民热议的话题,不仅因为票房的火爆,还因为一些知名人士对电影内容的非议引发了口水战。这很正常,姜文的电影从来不缺的就是争议,他也从来没因为这些争议而改变过自己,如果改变了,他就不是姜文,也不可能拍出《让子弹飞》这种血性十足的电影来。

  从该片面市的第一天起,各种评论就铺天盖地地席卷着各大论坛和媒体,从中发现了很有意思的现象,前几天是清一色的夸赞,把这部影片几乎吹捧到了天上,甚至有人喊出该片必将坐上过去十年华语影坛最佳影片的宝座。然而几天过后,夸赞声却纷纷变成了质疑甚至批评,认为该片低俗、冗长、言之无物,论调与几天前截然相反。暂且抛开影片不谈,这种争论似乎已经成为了每部国产大片上映后的必然规律,都是先表扬再批评,简直成了一套公式。

  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在中国从事影视艺术行业的不易,就算做出再好的作品,观众过了新鲜劲儿,也能给你挑出刺来。不过换位思考下也是好事,这才能推动从业者不断向前进步。

  从商业的角度看,影评这种东西是有玄机的,有时候某些影评人是得到了影片出品方的授意,故意在影片上映之初大肆赞扬为影片造势,鼓动更多的观众掏钱给电影增加票房,这也是影片宣传的手段之一。然后等观众发现自己受骗了上网批评时,出品方已经在那里计算票房开庆功酒会了。

  对我来说,就算有再多的批评,也一定会去电影院看《让子弹飞》,因为姜文,这个名字就是影片品质的保证,《让子弹飞》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尽管没有网上吹嘘的那么惊世骇俗,但对于一个普通观众来说,这应该是一部能值回票价的好电影。

  影片还是一派浓烈的姜文风格,粗犷、不拘小节,时常会如砂石般磨砺着人们的心脏,却又充满了浓郁的阳刚气质,姜文用他强大的气场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支配着整部电影,连周润发和葛优这样的绝对巨星都被他的气场所淹没,乖乖地被他牵着走,这才有了这样一部充满力量的好电影,毕竟,绝对主角只能有一个。由于姜文是中戏培养出的优秀演员,所以在他的电影中总是不乏精彩如话剧般的对话桥段,他也很善于和乐于运用这种方式,这在现代中国电影中非常少见,需要极强的舞台剧功底才能营造出如此充满戏剧张力的场面。要说起最大的惊喜,就是姜文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为迎合观众做出了一些调整,至少能让老百姓都看明白他在说什么了,这才有了如今火爆的市场反响。

  正如片中所言,姜文向来是一个“站着,也要把钱挣了”的人,在如今票房比天大的中国电影市场,姜文熬到今天吃了多少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谁都知道姜文是个好导演,但也都知道姜文是投资风险最高的导演之一,因为他出名的不好合作,强烈的个人风格,常常会惹出额外的麻烦,让投资方又爱又恨,生怕血本无归。我并不是说某些追求票房收益的导演不好,事实上姜文自己也不可能不重视票房,没有任何一个电影导演能站出来说我拍的就是个放在博物馆里的花瓶,我根本不在乎观众来不来看,他要真这么说就离住院不远了。相反,对于冯小刚这样全心全意为票房服务的导演我非常敬佩,因为他必须要让自己拍的影片赚钱,所以他每一个环节都为了吸引观众而设计,反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就中国电影的整体而言,甚至对于整个中国演艺界来说,我们要想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不能只有搞笑片,不能只有二人转和小品,更不能只有靠雷人雷语吸引眼球的媚俗电视栏目,必须要有几部像《让子弹飞》这样充满力量和精气神的影片,才能够真正让外国人竖大拇指。感谢姜文,让中国电影依然有这样一种精神,让老百姓依然能看到这样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好电影。

  据最新消息,已经有好莱坞的公司高额买下《让子弹飞》的翻拍权,如果真能成功翻拍,这将是中国现代电影迈上的一个新台阶。

 (编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