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杞人忧天 今人忧地

(2010-08-13 16:29:04)
标签:

环保

生物多样性

今人

物种

霍金

英国

杂谈

何保胜

 

    关于人类世界末日的预言,一直绵延不绝,各种各样的,都说得有鼻子有眼。每次预言都随着预定日期的过去而被人们遗忘,但长江后浪推前浪,此起彼伏,按下葫芦浮起瓢,新的灭亡预言又冒出头来了,就像行车道上的里程碑,刚过去一块,新的一块又在前面等着了。最近一次关于人类世界彻底完蛋的预言,是将到的2012,尤其是电影《2012》,更助长了人们的末日情绪。每有各种灾难降临时,人们都会自然而然的与电影进行“比对”、“联想”,说这是2012来临前的预演。不过,对于这类预言,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姑妄闻之,一笑了之。

    最近有一些科学家也在预言着人类的未来,并且都不乐观,看了让人不安。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访谈时,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火星或其他星球。

    霍金为何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

    霍金关于人类完蛋的预言,好在给了200年的准备时间。另一个据说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微生物学教授弗兰克·芬纳称:“人类可能在100年内灭绝,不仅我们的子孙,包括其他动物也会灭绝。”他说,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情况,这是人口大爆炸、无节制的浪费和全球变暖惹的祸。

    不管是给了人类200年大限的霍金,还是只给100年时间的弗兰克·芬纳教授,与其说他们是在预言地球的灭亡,不如说是他们对人类贪婪自私本性的彻底绝望。

    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1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你以为是这些物种在“物竞天择”中“自生自灭”吧,不是,大多是因为人类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一切使环境破坏、资源过度开发、环境质量恶化才导致物种“与世长辞”。所以,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英国协调人罗伯特·布卢姆菲尔德警告说,人类活动可能正在导致地球历史上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过去,由于陨石撞击等自然原因,地球曾经历5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例如约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事件——这说明在对地球物种毁灭能力方面,人类比天外飞来陨石要强大得多。

    说到物种,人类大概只看到是可以吃的食物或者可以治病的药物,都是“为我所用”,“唯我独尊”。也正是这样的心态和行为,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加速了环境资源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到致命破坏。说到生物多样性环境,很多人会想,这环境有什么用呢?这环境与我有什么干系呢?干系大得很,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可以帮助人们防控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这几年以来,各种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和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到破坏,及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没有止境的予取予求所造成的恶果不无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灾,也是人祸。人类自己无所顾忌的种下“因”,却在贪婪享乐时收获飞来横祸之“果”。用香港电影里的台词那就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物质、文化生活都极大地丰富了,但人类社会也随之而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尖锐难题,比如一些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就是当今人类挥之不去的阴霾。是的,当我们把地球糟蹋得不能让人生存时,如霍金所说,利用先进的科技让人类移民外星球,继续人类的伟大梦想。但说实话,这样的光荣与梦想要实现,怕也不易,科学家估计,如果用化学燃料的飞行器,前往最近的适宜生活的星球要5万年。如果想要在人类寿命期限内移民,我们必须研制出接近光速的飞行器,同时还要保持舱内的人们在飞行过程中能持续抵御来自外太空的种种辐射。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人类不能将自己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破除,就是移民到外星球,不过是另一颗星球的厄运开始罢了。难道我们人类就只能成为宇宙最不受欢迎的“星球破坏者”?

    师法自然,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顺天应时,得天地灵气,中国古人比今人更懂得自然的相处之道。杞人忧天,我们一直当它是一个庸人自扰的笑话,但我觉得他至少还算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我们脚下这块地,在人类的贪婪自私面前,未来命运如何,真的是个问号。不知道,人类何时才会有敬畏自然之心,难道要等到无路可走时,才会向自然俯首听命?那时候,只怕是可怜无补费精神。

    (媒体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