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金瓶梅》之武松

(2022-04-28 15:15:32)
       武松,在《金瓶梅》里,少了人味,也就令人少了敬佩。

     《金瓶梅》第九回,写武松寻西门庆报仇。西门庆和同事李外传在狮子街桥下酒楼喝酒,见武松来意不善,赶紧躲开了。武松寻西门庆不见,指定李外传骂道“你这厮,把西门庆藏在哪里去了,快说了,饶你一顿拳头!”见李外传要跑,又扯回来到“你这厮,问着不说,待要往那里去?且吃我一拳,看你说也不说!”

       读到这里,真替这倒霉的李外传喊冤。李外传忍痛不过,只得说道“西门庆才往后后楼更衣去了,不干我事,饶我去罢!"。人家都说了,可武松完全不讲武德,更不讲信用,”趁势用双手将他撮起来,隔着楼窗儿往外一兜,说道,“你既要去,就饶你去罢!“。扑通一声,倒撞落在当街心里。

       真是蛮不讲理,完全就是杀人不眨眼。如果说武松当时情绪 冲动可悯,但后来就明显是狠毒至极端。李外传被他丢下楼后,武松”见他已跌得半死,直挺挺在地下,还把眼动。气不过,兜裆又是两脚,早已哀哉断气身亡“。真是下手狠毒,眼见对方已直挺挺惨状,这武松还竟然踢裆两脚。完全不把别人的命当回事。

     连旁观者都看不去了,质问武松,”这是李皂隶,他怎的得罪都头来?为何打杀他?“。是啊,你武松为什么杀一个无辜的人,下这么狠的手?

     武松淡淡说,”我自要打西门庆,不料这厮晦气,却和他一路,也撞在我手里“。四句话,打虎英雄武松解释完毕,也就是说,算他晦气,倒霉。不为什么。就是他晦气,撞我手里。

     不把别人命当回事的人,往往把当官的上级当回事。武松就是这样的人,

     武松杀人不眨眼,对官对上级却毕恭毕敬。武松打虎后见清河县县令要抬举他当都头,直接跪谢道”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说话恭敬,情商极高,完全不是所谓粗汉一个;再看他求饶。他杀了李外传被刑拘后,见县令动刑,武松赶紧喊道”小人也有与相公效劳用力之处,相公岂不怜悯?相公休要苦刑小人!".一口一个相公,一声一句求饶。哪里还有打虎英雄的气概。武松后来见了二审法官陈文昭,嘴脸更是可嫌,“那武松只是朝上磕头告道:青天老爷!小的到案下,得见天日。容小的说,小的敢说。”
      乖乖,打虎英雄如此高情商乎!青天老爷马屁拍的真响亮。一口一个小的,你武松不是对潘金莲说”武二是顶天立地戴发的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伤人伦猪狗!“吗,一到官府,一见领导,就成了小的,还只是朝上磕头。呵呵呵呵。

      这就是《金瓶梅》作者的厉害,他笔下没有神,只有人。他把一个打虎英雄武松也不动声色奚落一番,把一个为兄报仇的杀人魔写的栩栩如生。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好,绝对的坏,武松也是一样。

     武松因杀李外传被判刑数年后,遇赦回乡,此时西门庆已死。潘金莲还在,已被逐出西门府待卖。武松报仇计划非龌龊。他带银子找王婆,假说想娶金莲回家和侄女迎儿重组家庭。他知道潘金莲喜欢他,却利用这份喜欢要下杀手。

      可怜可叹的潘金莲,还心中暗道”我这段姻缘,还落在他手里“。等不得命运阻止,自己走向了武松屠刀。

     武松杀潘金莲,完全是虐杀。”一面用手去摊开她胸脯,说时迟那时快,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挖,挖了个血窟窿,那鲜血就冒出来。那妇人就星眸半闪,两只脚只顾登踏。武松口噙着刀子,双手去扯开她胸脯,朴的一声,把心脏五脏生扯下来,血沥沥供养在灵前,后方一刀割下头来,血流满地“。

      如此一段杀人描写,直接限制级暴力黑片。完全就不把人当地人,像宰畜牲一样虐杀。写道这时,《金瓶梅》作者直接批道”武松这汉子,端的好狠也!“。真的太狠了。狠人实则都自私,哪管他人死活。狠人又多媚上,见官只顾磕头喊老爷。武松就是如此。


      有段很流行的话,心灵鸡汤,可能是罗曼罗兰说的,意思是所谓英雄,不是看透了生活残酷真相后决然赴死,而是看透了生活真相后坚强活着。这话,对武松没用。他就是要痛快,至于杀个吧人,那是他们倒霉晦气。至于哥哥武大郎的女儿迎儿对他喊道”叔叔,我也害怕“。武松回道”孩子,我顾不得你了“。

     面对亲哥哥留下的唯一血脉侄女迎儿,他全无担当责任。血亲,唯一的血亲啊,他不管不顾,一句,”孩子,我顾不得你了“,叔叔为你爹报仇,要杀个痛快!你这女孩子今后怎么办,靠谁生活,不想管了,顾不得你了。老天,可怜的迎儿,先是亲娘死,后来受继母潘金莲虐待,后来父亲武大惨死,最后一个亲人叔叔武松。

     按民法规定,在武大郎死后,武松就已然是侄女迎儿的法定监护人。负有法定监护义务。可这武松还管那么多,一句顾不得了,就再见吧孩子。

      太可怜了。叔叔武松哪里还是人。他为亲侄女安排生活,陪伴读书学习,远甚于匆匆杀人解气。可武松哪里有这个责任心,陪侄女读书生活,想想义务制九年,还有中考高考,乖乖,晕倒。武松才不干呢。就是杀人痛快。

     受的了煎熬陪孩子长大的才是英雄。武松不是。他就是要他自己痛快。也就少了人味,不令人真正敬佩。看似武艺高强,实则草菅人命,看似报仇雪恨,实则放弃更沉重的担当、责任。

 
     剧终时,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武松一生高光时刻,《金瓶梅》第一回写道”单表迎来的壮士怎生模样?但见:雄躯烈烈,七尺以上身材;阔面棱棱,二十四五年纪。双目直竖,远望处犹如两点明星;两手握来,近看时好似一双铁锥。脚尖飞起,深山虎豹失精魂;拳头落时,穷谷熊罴皆丧魂。头戴着一顶万字头巾,上插两朵银花;身穿着一领血腥衲袄,披着一方红锦".

    兰陵笑笑生就是这样,要贬一个人,先褒一个人。他解构武松的神话也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