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里的潘金莲,一生短短二十多年,被后人骂了几百年。其命运真惨,其自卑真深,其认知真愚。
命真惨。潘金莲一生的起点很惨。《金瓶梅》说她“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一双好小脚儿,所以就叫金莲。他父亲死了,从九岁就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十五岁时她又被卖到张大户,张大户又把她嫁给武大郎。从童年到青年,从不曾有机会给自己做主,不停被卖来卖去。她和武大郎的婚姻,更是悲惨。
《金瓶梅》第一回里谈及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婚姻,不动声色写道”这武大自从娶了金莲,大户甚是看顾他。若武大没本钱做炊饼,大户私与他银两。武大若挑担出去,大户候无人,便入房中与金莲厮会。武大虽一时撞见,不敢声言”。
原来从一开始,懦弱的武大郎就猥琐到极点,他明知老婆潘金莲被张大户继续欺负厮会,“不敢声言”,还拿张大户的资助银两。公开当龟孙王八。他哪里有资格要求潘金莲为这僵尸婚姻守贞节。无怪乎,潘金莲“见他一味老实,人物猥衰,甚是憎嫌”。
憎恨命运没有一点用,命运偏偏就要和你玩笑不断。潘金莲觉得自己是金块,是羊脂玉体,不该被武大粪土泥土拥有。命运来了,送来了武松。
武松的人生起点也很惨,自小没父母,和哥哥武大郎过日子,哥俩自小被人欺负。武松在底层残酷环境长大,对他人难有宽厚和善意,他见潘金莲勾引,只有道德谴责和杀人冲动,没有任何怜香惜玉。潘金莲对他动了心思,真是看错了人,倒也是命运给她安排好了一个杀手。
没真恋爱过,没尝过真心喜欢的人,一旦真喜欢上一个人,往往把魂都丢了。最后把命都丢了。潘金莲对武松就是这样。到最后还竟然傻傻的“旧心不改”,还心里想着“我这段姻缘,还落在他手里”。殊不知,黄泉路上武松正提刀而来。
命运可能觉得不忍,让潘金莲如愿嫁给了西门庆。从一个底层妇女到上流社会豪绅姨太太,或许命运觉得该让潘金莲苦尽甘来。可惜,安稳的岁月静好,已不是红了眼的潘金莲所能满足,她想紧紧抓住命运的恩赐,她想打败一切竞争对手,她被独宠,她费尽心机,做了许多坏事。她折磨丫鬟秋菊,她陷害从、唆使害死宋惠莲丈夫来旺、她害死李瓶儿母子。种种所为,令人深感其毒。
潘金莲之毒,亦是她自卑之毒。她想紧紧保住西门庆这个大树,她把西门庆所有妻妾视为竞争对手,她虽嫁入西府,再也不愁钱粮,可她心里的穷没断过根,她心里的自卑没断过根。越是自卑,越要显出优越感,越是自卑,越要挑战、激怒比她出身优秀、陪嫁富裕的对手李瓶儿、孟玉楼,乃至挖空心思害人。
可惜。西门庆死了。可惜。她虐待的丫环秋菊一再告发她和陈敬济私通,终于告发成功,潘金莲再次被逐出,等待再次被卖。如果她不虐待秋菊该多好,可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如果。做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命运转了个圈,回到了起点。潘金莲“依旧打扮,乔眉乔眼在帘下看人”。时间过去数年,她还是回到帘子下面看人。可惜不再有西门庆路过了。她本来可以被相好陈敬济买走、也可以被昔日闺蜜春梅救走。可惜,一步步的阴差阳错,想买走她救走她的人,都被命运无常挡住了。
陈敬济起初开价五六十两,最后开到了一百两,想要买潘金莲走,因为缺钱,去筹钱了。这一去,就再也没见到潘金莲。春梅想救她,求丈夫周守备买金莲,也是卡在价格上。更可惜的是,周守备根本不差钱,他派去的两个仆人为了想显得尽心帮主子省钱,非和王婆讨价还价,以致耽误了时间。周守备被春梅哭得不耐烦,说“明日兑与他一百两,拿轿子抬了来罢”。
可惜可叹,就差一天。武松来了。他装着要买嫂嫂回去。这时,潘金莲的愚蠢认知直接让她走上了绝路。
潘金莲这一生,或许最爱的就是武松。爱得毫无智商。她明明害死了武松哥哥,她居然还幻想“我这段姻缘,还落在他手里”,又等不及,自己向武松道了万福,说道“既是叔叔还要奴家去看管迎儿,招女婿成家,可知好哩”。
彻底把自己送到刀下。自己走到刀下时还喜滋滋说“既要娶奴家,叔叔上紧些”。
预期说武松杀了潘金莲,不如说命运杀了潘金莲,或她杀了自己。她一生中最真挚的情感许愿,或许就在那封给西门庆的情书中所写,“”奴有并头莲,赠与君关髻。凡事同头上,切勿轻相弃“。她自小被抛弃、变卖,她害怕被抛弃,总想紧紧抓住命运的一丝弱光。可何曾想到,一切如梦如幻泡影,如幻亦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