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要件审判九步法》笔记

(2022-04-16 16:33:07)
标签:

要件

审判

      读完邹碧华法官《要件审判九步法》,觉得有必要做一个笔记,即帮助自己学习得更扎实一些,也或能給朋友们带来一点点分享。

    《要件审判九步法》十五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归纳,该书从第一章到第三章,属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一章开篇,作者写下一句非常郑重的话,原文是:”每次当事人站在审判台前时,他们期待的眼神给我们带来的只有两个字--责任。从我们选额做法官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注定要面对当事人的期待;面对期待,我们就必须承担起这个职业所带给我们的沉重责任“。

      如果用经验主义办案,或许觉得这书多余,《要件审判九步法》之精要,即法律人在责任心驱动下,对工作方法的细节追求。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观,没有精进的自律。

      基于责任感和对工作精进的价值观,作者在第一章、第二章提出了问题。他认为,老法官老办法存在缺乏传承性、缺乏标准性、缺乏可检验性。他发现许多时间超长的积压案件表面原因系鉴定时间过长,内因是法官驾驭审判过程不当。由此分析,作者认为,需要一种能促进法律平等统一适用、具有可检验性、符合我国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的法律适用方法,他认为,逻辑演绎方法较符合我国法律体系和传统,且具有可习得性,即可传承、可复制、可推广。

      作者在第三章提出了要件审判九步法。他先回顾了三种方法,判例法系采用的类比法、根据案件事实发生过程顺序检索法律关系的历史法、及要件分析方法。
     在分析三种方法之后,作者明确要件审判九步法以权利请求为出发点,以实体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分析为基本手段的审判方法,九个步骤为;   1,固定权利请求,2,确定权利请求基础规范,3,确定抗辩权基础规范,4,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5,诉讼主张的检索,6、争点整理,7,要件事实证明(公开心证)、8、事实认定,9、要件归入作出裁判。以逻辑解析,前四步系大前提,后四步为小前提,最后一步为结论。

    自第五章至第十三张,作者对要件审判九步法的九个步骤逐一分析。在这九步中,邹碧华法官对争点整理极为强调,他说,争点整理是民事案件审理的“主线”或”脊梁“。作者认为法院要引导争点整理,他要求法官”心中一定要有案件的全貌,要对当事人提出了什么请求权,什么抗辩权、基础规范是什么、基础规范构成要件是什么做到了然于胸“。他要求法官不能放任争点遗漏,建议通过书写争点清单,按照诉讼逻辑次序,逐项审理争点。他认为,为了敏锐抓住争点,法官应当提高庭前准备质量、应提高归纳能力等。令律师读者感到敬佩的是,他对法官如何与律师交流争点,提出了保护律师自尊心的要求,他通过一类常见的情景案例阐述了独特观点。

    这类常见情景案例是:某律师颠来倒去反复说其观点,法官打断律师发言,说道,请你简明扼要挑重点说,不要对重复。律师则觉得没面子,反问,你让我把话说完行不行?这是我的权利,你怎么能剥夺我权利?法官接着诘问,我怎么剥夺你权利了?双方对话有火药味了。
    此情景点评时,邹碧华法官非常耿直评价为:”这就是很失败的庭审驾驭“。他说,如果法官遇到律师反反复复陈述同样观点,不妨归纳出律师陈述要点,然后委婉发问”除了这三点外,你还有什么要改的?“,而不是粗暴地说”你不要再重复了“,以免伤害律师自尊心。真希望法官们都像邹碧华法官一样,如此注意照顾律师自尊心,如此有修养的归纳发问。

   如何理解举证责任适用,是司法实践热点问题。邹碧华法官在《要件审判九步法》一书中的第八章和第十章,对此点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有的法官一直到今天还告诉当事人,谁主张,谁举证,要求提出主张的当事人举证。其实这里面隐藏了我们队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理解上的重大误区“。谁主张,谁举证,这话多耳熟,多少法官这么武断的告诉当事人和律师,真是如此吗?

     邹碧华法官认为,”谁主张,谁举证“这一说法之”主张“和”举证“两个概念不清晰。
     他引用罗马法著名法谚,”肯定者承担举证责任,否定者不承担举证责任“明确了举证主线。”他认为,谁主张,谁举证“存在两个误区。
     其一,没有对主张做肯定和否定之分,结果意义的举证责任不能由双方承担,行为意义的举证责任要视证据存在、占有情况分配,不能再按主张主体分配。
     其二,不区分结果意义举证责任和行为意义举证责任,就会出现混淆事实真伪不明风险。他认为,《证据规定》第2条系根据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而非根据待证事实的性质来分配证明责任。由此明确,原告提出的请求权基础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就是原告的举证责任。反之,被告抗辩基础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就是被告的举证责任。他同时强调,《证据规定》第2条确定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存在例外规则。
    例外规则分两部分:一、原告提出违约责任诉请时,原告要证明对方没有履行合同非常难,举证风险让原告承担不合理,应适用《证据规定》第5条第2款规定,即”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第2条是一般规定,第5条第2款是特别规定,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二、《证据规定》第4条规定的如高度危险作业、劳动争议等八类举证责任倒置规定。

     书到最后归真诚。邹碧华法官讲完要件审判九步法之后,还是提到了价值观问题,
     
     他对大学生说,要写出一份好的裁判文书,最关键的是,你想要把这份文书写好。如一个武学大家,饱览武学经典,历经江湖招式之后,他沧桑归真,告诉年轻人,你想把武功练好,才是最重要的。不想练好武功,不想写好文书,什么都没用。内在的驱动力是第一要件。
     如书开篇一样,他再次提到价值观,他认为”法律职业极其需要人文关怀精神。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法理方法才有灵魂,追求司法公正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
     长期,艰巨,这四个字,格外沉重。邹碧华法官写了那么多,分析了那么多,他最后还是感叹,追求司法公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读完此书,如同翻完一本武林秘笈,翻到最后,方悟到作者心语,有价值观,比什么章法、方法都重要,因为,你想做好一件事,才会走得久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