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堂 第二季——5,各种痴?

标签:
旅游 |
分类: 匍匐在山路 |
从西当温泉到雨崩下村18公里山路,先要上行至海拔3720的南争拉垭口,爬升1040米;再下行至海拔3050米的雨崩下村,下降570米。
要翻越的这座山叫南争拉,南争拉原意是美丽的森林。这些年进山游览或朝圣的人越来越多,而今紧靠小路的一带,松萝已芳踪难觅(见上图,摄于2012年7月);可是仅仅五年前这条山路还处处松萝垂挂,道路虽泥泞难攀,但森林景色如梦如幻——松萝号称最好的环境检测器,空气中有一点点污染就不能活(见下图,摄于2007年8月)。
(2007年的两张西当-雨崩山路照片来源于:http://PeterSong1973218.blog.tianya.cn
)
出发不久,慢吞吞走着的我们看到一位精瘦的老汉不走山路、从旁边的树林里往山上攀去。我俩猜测这是捡菌子或者采虫草去的村民,看他腾跃自如,不禁艳羡地多望了几眼。老汉看到我们在望他,挥手示意了一下。我喊着问候:“捡菌子呀?”
老汉远远地答过来一句:“各种痴!”
各种痴?这是一种菌子的名字吗?疑惑。不过我还是喊回了一句:“哦!慢慢去!”
走了一段,我们停下来休息,又看到老汉,钻在林子里,离我们大约十来米,他好像发现了什么,很高兴,扭头冲我们喊:“各种痴!”还招了招手。
我横着穿过密林向老汉走去,要看看“各种痴”到底是一种什么蘑菇,怎么能有这么魅惑的名字。
走到老汉身旁,他打开一个塑料袋:
这是“各种痴”吗?真是没见过的一种蘑菇啊。
老汉又指着地上一个巨大的蚂蚁堆,“你看!”他说,“各种痴。”蚁堆顶端放着一个这种“蘑菇”,有蚂蚁开始往上爬去啃食它。
“哦,你拿蘑菇喂蚂蚁啊?”
“不是,是糌粑、酒、糖、酥油做。跟人吃的一样。”
听了老汉的话,我突然反应过来,他的藏族云南话说的“各种痴”,其实是“给虫吃”。为什么要用糌粑酥油这些好东西捏成拳头大的桃形的点心来喂蚂蚁呢?
原来老汉发愿要喂一千个蚂蚁堆,每堆一个这种点心。蚂蚁其实是喇嘛变的,古时候这些喇嘛做了不好的事,天神罚它们变作蚂蚁,终世碌碌,“你看这种蚂蚁的身上,像不像喇嘛穿的袍子?”老汉指着说,我有些不敢仔细观察一大群的这种蚂蚁,也没看出来怎么像僧袍。
老汉摘了几片杜鹃叶,拍拍蚁堆,一边念着某段经文,一边招呼蚂蚁们出来大餐。喂完这堆,老汉和我一起走回山路上,他背着个军挎,里面还有一大堆“各种痴”,“一千个要找好多天嘞,一天找不到几十个(蚂蚁堆)。”老汉冲我们挥挥手,步履轻捷地钻进林子里继续给蚁群派福利。
上山路上有三个茶馆,供行客打尖歇脚,分别叫青松林茶馆(先改做轻松茶馆)、八一茶馆和垭口茶馆。我们走到垭口花了五个小时(12公里)。
垭口下方原来有一股小溪水,得到过嘎玛巴活佛的加持,翻越这个山口的人们都要饮用这条溪的水。但现在环境被改变,溪水似乎已断流,无从寻找。垭口茶馆的用水都需要请西当村里骡马帮忙运上来。
翻过垭口后,这块大岩石也是有神迹的。我先见它栓着经幡,还以为是因为它形状特殊什么的,而且,这石头上居然长着一株杜鹃,
石头上长出的这么小小一枝杜鹃居然还开出花来!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叫做“亚喇嘛南卡德青飞升处”,这个岩壁上面有狗和人的脚印。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叫南卡德青的宁玛派高僧带着两个弟子和一只小狗在这座山上修练,修练成功后,对面缅茨姆峰下——多吉扎圣地的大门为他们开启了。高僧对他的两个弟子说:胜乐宫殿的大门已经为我打开了,你们发愿跟我一起进入胜乐佛国吧!不要贪恋世间的任何东西,一心一意,拉住我的衣服闭上眼睛就可以了。于是高僧带上两个弟子和小狗飞到了对面的岩峰。这些脚印就是他们飞升的时候留下来的。又说当他们飞到半空中时,其中一个弟子觉得还有一件心爱的物件没有带上,回头望了一眼,结果从空中掉下去摔死了。
垭口往下的路我们走了两个小时(6公里)。这是即将到达上雨崩村时的景色,走不动路的人可以骑骡进出山。
下午四点,到雨崩下村,刚抵达客栈,老板就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消息:那两个怀疑失踪的男子找到了!不过都死了!!
之前听说,德钦县城一方面迅速出动人马进山寻找,另一方面也通过那三人之前住店的登记获取了两名男子的身份证号和照片,已经在所有出入路线上寻访拦截。但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根本没出山,反而死在了山里面!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死在哪里?怎么死的?为什么会死?两条人命,怎么会就这样突然断送?同行的女子为什么又能逃生?怎么逃的?三个一路同行来的人,一夜之间就生死相隔,这一夜的雪山里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