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堂 第二季——4,用走,才能听见雪山的声音

标签:
旅游 |
分类: 匍匐在山路 |
天天面对卡瓦格博的四年里,我从未去过雨崩——就像家在城隍山脚下的人从来不想着要进城隍阁一样。这次从雨崩出来,兴奋地打电话给苹果:“雨崩真是太好了,淋神瀑的水真是太酷了!”,苹果取笑说:“咳,像你这样在那里住了那么多年,没进过雨崩的人简直没有!”
说起来,这次进雨崩只是因为老米说:“还是去去吧,别让人家笑话,咱们在这里这么久居然没去过。”所以,我们决定进雨崩去看神瀑,而且,用走的。其实这一年来几乎没走什么长路,可从西当到雨崩,18公里山路,据说要走6个小时(也有人走9个小时),毫不犹豫地就想着一定是走进去走出来。
雨崩,藏语:堆放经书的地方,它是神山卡瓦格博脚下的一个小小村落,被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村庄之一。发现雨崩村的故事像藏族版的桃花源记:Long long ago,山下澜沧江边有个西当村,每年都有位陌生人带着皮口袋来借青稞,第二年又来还,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人哪来的。日子长了,西当村人好奇心起,决定探个究竟,等陌生人又来借粮时,在袋底捅了个小洞,然后寻着洞里漏出来的青稞粒一路跟踪。走到山垭口,突然见不到青稞了,左找右找,直到无意中掀开倒在坡上的一根大松树,才发现隐藏在山谷里的雨崩村。这个传说可能属实,雨崩村虽坐拥雪山美景,但过去除了青稞几乎什么也不出产,生活非常贫困,借粮一说很像那么回事。开发了旅游之后,雨崩作为新时代的桃花源受到旅游经济的帮衬,村民才逐步富裕起来。可是,随着旅游开发,不论是当地的自然环境还是心灵环境都开始被蚕食,这是一桩正在发生的悲剧,需要更先进的方法和头脑去帮助他们。
卡瓦格博,梅里雪山主峰,海拔6740米,云南第一高峰,据说是藏区八大神山里唯一的雄性神山。在藏区,梅里雪山不是这一片大雪山的名字,卡瓦格博才是。他的周边地区是藏区非常殊胜的修行圣地,每年都有无数虔诚藏民围着他朝拜念佛,被称为转经或转山。藏民们为什么要这样来朝拜一座山或一个湖?因为人们认为这些山和水是圣洁之源,朝拜圣地可以洗涤罪孽,获得更多的福运。
转山在藏语里叫“乃古”。转卡瓦格博的线路有两条:一条在他前面的腹心地区转,叫小转或内转,完全徒步转一整圈需要6~7天;一条是围着整座山峰走,叫大转或外转,转一圈13天。两条转经线路都是第二世噶玛巴活佛噶玛巴希在公元十三世纪上叶开辟的。转山的方向既可以顺时针,也可以逆时针。逆时针转是苯教习俗,顺时针则是藏传佛教信众的走法。
雨崩及神瀑,就是内转路上最重要的地点。
西当温泉也是内转的必经之路,现在徒步雨崩,一般人均乘车到西当温泉,从此处开始徒步进山。德钦县城到西当温泉,车程约50公里,需一个半小时。这些年很多路段都通了车,徒步路程变得越来越短。但从布村到西当的这段毛路,2005年我看到它是这样,2012了还是这样。雨天时有塌方落石拦阻道路,若是自驾前往,最好先打电话询问景区管理局或布村、西当管理站。
多年前我曾两次到过西当村,一次是和苹果同学一起嘿咗嘿咗从飞来寺顶着烈日走了五个小时去的。但最远也就止步于西当温泉,楞没进过山。
这次到了温泉,洗淋浴的小屋子依旧,7年时间似乎也没让它们更加污渍斑斑。普通间床位的价格从15/25变成了25/40元,一个带淋浴的小屋子放了两张小床成了价格150元/晚的标间。
莫看温泉住宿如此简陋,西当温泉本身在卡瓦格博有着重要意义。温泉海拔2680米,有两个泉眼,大的叫做祥趣曲次,小的叫做霞琼曲次。曾得到过许多高僧大德的加持,饮水和洗浴对胃病和风湿病有明显疗效。朝圣者去雨崩前在这里住上一晚,沐浴净身后再进山。过去还常有本地人在冬天农闲时扶老携幼带着帐篷食物,到这里一住十天半月,治病休养。
苹果,看到这个两层的木楼可怀想起当年?
我们刚在温泉住下,就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就在我们抵达温泉前两天,一女两男三个游客进入了雨崩,到神瀑对面的冰川上露营。第二天早上,女的在粒雪盆附近大石头处被当地人发现时只着内衣,处于昏迷状态,财物全失。当地人上山救回女子之后立刻报警求援。警察已于昨天赶到雨崩。
据说三人进入神瀑地带时从德钦县城买了好多北京二锅头带着,结果女子喝酒后就昏迷,到今天醒来后还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中间发生了什么。
村民传来的消息说,三人是在网上结伴旅游的,从丽江开始同行,直到梅里。谁曾想,本来好好的旅游,却发生这样的事情。莫非这女子遇人不淑?为什么会带很多二锅头进山?为什么前往梅里雪山景区里的非开放区域露营?他们到了神瀑对面冰川之后究竟做了什么?又遇到了什么?两男去了哪里?财物是被他们带走了吗?
没曾想,巧的是,在其后几天里,我们多次与警方、遇难者、救援者相遇,有机缘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失事真相……
说起来,这次进雨崩只是因为老米说:“还是去去吧,别让人家笑话,咱们在这里这么久居然没去过。”所以,我们决定进雨崩去看神瀑,而且,用走的。其实这一年来几乎没走什么长路,可从西当到雨崩,18公里山路,据说要走6个小时(也有人走9个小时),毫不犹豫地就想着一定是走进去走出来。
雨崩,藏语:堆放经书的地方,它是神山卡瓦格博脚下的一个小小村落,被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村庄之一。发现雨崩村的故事像藏族版的桃花源记:Long long ago,山下澜沧江边有个西当村,每年都有位陌生人带着皮口袋来借青稞,第二年又来还,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人哪来的。日子长了,西当村人好奇心起,决定探个究竟,等陌生人又来借粮时,在袋底捅了个小洞,然后寻着洞里漏出来的青稞粒一路跟踪。走到山垭口,突然见不到青稞了,左找右找,直到无意中掀开倒在坡上的一根大松树,才发现隐藏在山谷里的雨崩村。这个传说可能属实,雨崩村虽坐拥雪山美景,但过去除了青稞几乎什么也不出产,生活非常贫困,借粮一说很像那么回事。开发了旅游之后,雨崩作为新时代的桃花源受到旅游经济的帮衬,村民才逐步富裕起来。可是,随着旅游开发,不论是当地的自然环境还是心灵环境都开始被蚕食,这是一桩正在发生的悲剧,需要更先进的方法和头脑去帮助他们。
卡瓦格博,梅里雪山主峰,海拔6740米,云南第一高峰,据说是藏区八大神山里唯一的雄性神山。在藏区,梅里雪山不是这一片大雪山的名字,卡瓦格博才是。他的周边地区是藏区非常殊胜的修行圣地,每年都有无数虔诚藏民围着他朝拜念佛,被称为转经或转山。藏民们为什么要这样来朝拜一座山或一个湖?因为人们认为这些山和水是圣洁之源,朝拜圣地可以洗涤罪孽,获得更多的福运。
转山在藏语里叫“乃古”。转卡瓦格博的线路有两条:一条在他前面的腹心地区转,叫小转或内转,完全徒步转一整圈需要6~7天;一条是围着整座山峰走,叫大转或外转,转一圈13天。两条转经线路都是第二世噶玛巴活佛噶玛巴希在公元十三世纪上叶开辟的。转山的方向既可以顺时针,也可以逆时针。逆时针转是苯教习俗,顺时针则是藏传佛教信众的走法。
雨崩及神瀑,就是内转路上最重要的地点。
西当温泉也是内转的必经之路,现在徒步雨崩,一般人均乘车到西当温泉,从此处开始徒步进山。德钦县城到西当温泉,车程约50公里,需一个半小时。这些年很多路段都通了车,徒步路程变得越来越短。但从布村到西当的这段毛路,2005年我看到它是这样,2012了还是这样。雨天时有塌方落石拦阻道路,若是自驾前往,最好先打电话询问景区管理局或布村、西当管理站。
多年前我曾两次到过西当村,一次是和苹果同学一起嘿咗嘿咗从飞来寺顶着烈日走了五个小时去的。但最远也就止步于西当温泉,楞没进过山。
这次到了温泉,洗淋浴的小屋子依旧,7年时间似乎也没让它们更加污渍斑斑。普通间床位的价格从15/25变成了25/40元,一个带淋浴的小屋子放了两张小床成了价格150元/晚的标间。
莫看温泉住宿如此简陋,西当温泉本身在卡瓦格博有着重要意义。温泉海拔2680米,有两个泉眼,大的叫做祥趣曲次,小的叫做霞琼曲次。曾得到过许多高僧大德的加持,饮水和洗浴对胃病和风湿病有明显疗效。朝圣者去雨崩前在这里住上一晚,沐浴净身后再进山。过去还常有本地人在冬天农闲时扶老携幼带着帐篷食物,到这里一住十天半月,治病休养。
苹果,看到这个两层的木楼可怀想起当年?
我们刚在温泉住下,就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就在我们抵达温泉前两天,一女两男三个游客进入了雨崩,到神瀑对面的冰川上露营。第二天早上,女的在粒雪盆附近大石头处被当地人发现时只着内衣,处于昏迷状态,财物全失。当地人上山救回女子之后立刻报警求援。警察已于昨天赶到雨崩。
据说三人进入神瀑地带时从德钦县城买了好多北京二锅头带着,结果女子喝酒后就昏迷,到今天醒来后还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中间发生了什么。
村民传来的消息说,三人是在网上结伴旅游的,从丽江开始同行,直到梅里。谁曾想,本来好好的旅游,却发生这样的事情。莫非这女子遇人不淑?为什么会带很多二锅头进山?为什么前往梅里雪山景区里的非开放区域露营?他们到了神瀑对面冰川之后究竟做了什么?又遇到了什么?两男去了哪里?财物是被他们带走了吗?
没曾想,巧的是,在其后几天里,我们多次与警方、遇难者、救援者相遇,有机缘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失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