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堂 第二季——2,一道名叫“五百闷”的大菜

标签:
旅游 |
分类: 匍匐在山路 |
今年是白马雪山曲宗贡保护站孤独的守林人——品初在这片山林的第二个年头。
由于得到了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的援助,2011年底在曲宗贡建起了水利发电和蔬菜大棚。品初种下青菜萝卜,又养了鸡、狗和猫,现在的曲宗贡一片热闹兴旺景象。
当晚,我们就吃到了大棚里的青菜。青菜在别处不稀奇,对于这个山谷来说,可比肉要贵重。
除了青菜,真正的重头戏还是土鸡杂锅菜,这里面杂得非同小可:土鸡、叶日村带来的火腿、山谷小河里捡来的野生水木耳和羊肚菌。“品初在雪山里养的土鸡要比一般土鸡贵,得值两百块;火腿这么大一坨,要一百块;这么些羊肚菌至少也一百块;新鲜捡来的水木耳从来没有见到过,是无价的,姑且算一百块——咱们这锅菜就取名叫‘五百闷’好啦!”我跟老米一边絮絮叨叨,一边大碗大碗地喝汤。
话说这锅鸡汤真个味美,喝下去还舒经活血,把我们一路行来的疲惫都喝没了。(回家后我们但凡炖什么就以“N百闷”命名,“闷”是广东话的“元”,一盅虫草煲瘦肉叫“一百闷”、一锅火腿炖羊肚菌叫“两百闷”。哈哈哈!)
水木耳就是长在雪山融化的小河这样水边的,被我们一口气吃完了,没拍下照片——样子就是小木耳那样。
围坐在一起,品初逗他的猫玩。这家伙不养则已,一养就一气养了四只!
猫们自己玩开了。
我们闲聊起白马发生的故事:
7月份开始是村民到白马林地里捡松茸的季节,而这个季节熊也会下到这一地带觅食。白马雪山里有黑熊和藏马熊两种,去年冬天品初亲眼看到黑熊从保护站门前经过,踩在雪地里的脚印足足小脸盆那么大。一般人在山里见到熊,第一反应是装死,或者转身就逃。可是在这里,这两种反应都绝对错误。第一不能装死,装死可以应对灰熊的攻击行为,但对黑熊和藏马熊是不起作用的;第二不能逃跑,逃跑是启动动物追赶的扳机,熊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6公里,人不论短距离冲刺还是长跑都根本跑不过熊!
在白马见到熊,正确反应是先平静下来,既不要慌张逃跑,也不要过度兴奋赶紧拍照啊合影啊什么的。一般情况下,熊是比较害羞的动物,见到人会主动逃跑;如果它不跑,你就站住别动,保持安静,可以用正常的平静的声音跟熊说话(这不一定能让熊听懂,但会有助于你自己镇定下来),不要直视它的眼睛,也不要掏相机或向它喂食任何东西。过一阵之后,如果熊还是不动,人再慢慢后退,到三五百米开外,直到看不见熊的地方,再转身离开。
前些年,香格里拉尼汝村就有一位村民,在牧场放牛时去寻找失踪的马,撞见小熊在吃马肉,他大声吆喝企图惊走小熊,却招来了母熊的攻击,当场遇害。
后来人熊冲突事件愈演愈烈,德钦县白马雪山社区共管协会开始大力普及防止黑熊袭击的知识,村民们学到之后,越来越多人会采取恰当的措施保护自己,叶日村的一位村民在白马雪山里捡松茸时近距离遇到一头黑熊,他先镇定下来,慢慢后退,趁黑熊不注意时把装松茸的小篮子扔了过去,小篮子咕噜咕噜滚下山,黑熊被吸引开去,他赶紧抽身逃离。
听到这个,我有点惭愧,我们以前只知道吃松茸卖松茸,还真没想到采松茸的山民还会遇到这样的危险……
这就是黄背栎,它的叶子正面是深绿色,北面是褐黄色,像一件两面穿的衣裳。生长松茸的林带最多这种树。七月份是黄背栎长新叶的时节,它的新叶刚长出来是嫩粉红的,像玫瑰花骨朵一样。
由于得到了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的援助,2011年底在曲宗贡建起了水利发电和蔬菜大棚。品初种下青菜萝卜,又养了鸡、狗和猫,现在的曲宗贡一片热闹兴旺景象。
当晚,我们就吃到了大棚里的青菜。青菜在别处不稀奇,对于这个山谷来说,可比肉要贵重。
除了青菜,真正的重头戏还是土鸡杂锅菜,这里面杂得非同小可:土鸡、叶日村带来的火腿、山谷小河里捡来的野生水木耳和羊肚菌。“品初在雪山里养的土鸡要比一般土鸡贵,得值两百块;火腿这么大一坨,要一百块;这么些羊肚菌至少也一百块;新鲜捡来的水木耳从来没有见到过,是无价的,姑且算一百块——咱们这锅菜就取名叫‘五百闷’好啦!”我跟老米一边絮絮叨叨,一边大碗大碗地喝汤。
话说这锅鸡汤真个味美,喝下去还舒经活血,把我们一路行来的疲惫都喝没了。(回家后我们但凡炖什么就以“N百闷”命名,“闷”是广东话的“元”,一盅虫草煲瘦肉叫“一百闷”、一锅火腿炖羊肚菌叫“两百闷”。哈哈哈!)
水木耳就是长在雪山融化的小河这样水边的,被我们一口气吃完了,没拍下照片——样子就是小木耳那样。
围坐在一起,品初逗他的猫玩。这家伙不养则已,一养就一气养了四只!
猫们自己玩开了。
我们闲聊起白马发生的故事:
7月份开始是村民到白马林地里捡松茸的季节,而这个季节熊也会下到这一地带觅食。白马雪山里有黑熊和藏马熊两种,去年冬天品初亲眼看到黑熊从保护站门前经过,踩在雪地里的脚印足足小脸盆那么大。一般人在山里见到熊,第一反应是装死,或者转身就逃。可是在这里,这两种反应都绝对错误。第一不能装死,装死可以应对灰熊的攻击行为,但对黑熊和藏马熊是不起作用的;第二不能逃跑,逃跑是启动动物追赶的扳机,熊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6公里,人不论短距离冲刺还是长跑都根本跑不过熊!
在白马见到熊,正确反应是先平静下来,既不要慌张逃跑,也不要过度兴奋赶紧拍照啊合影啊什么的。一般情况下,熊是比较害羞的动物,见到人会主动逃跑;如果它不跑,你就站住别动,保持安静,可以用正常的平静的声音跟熊说话(这不一定能让熊听懂,但会有助于你自己镇定下来),不要直视它的眼睛,也不要掏相机或向它喂食任何东西。过一阵之后,如果熊还是不动,人再慢慢后退,到三五百米开外,直到看不见熊的地方,再转身离开。
前些年,香格里拉尼汝村就有一位村民,在牧场放牛时去寻找失踪的马,撞见小熊在吃马肉,他大声吆喝企图惊走小熊,却招来了母熊的攻击,当场遇害。
后来人熊冲突事件愈演愈烈,德钦县白马雪山社区共管协会开始大力普及防止黑熊袭击的知识,村民们学到之后,越来越多人会采取恰当的措施保护自己,叶日村的一位村民在白马雪山里捡松茸时近距离遇到一头黑熊,他先镇定下来,慢慢后退,趁黑熊不注意时把装松茸的小篮子扔了过去,小篮子咕噜咕噜滚下山,黑熊被吸引开去,他赶紧抽身逃离。
听到这个,我有点惭愧,我们以前只知道吃松茸卖松茸,还真没想到采松茸的山民还会遇到这样的危险……
这就是黄背栎,它的叶子正面是深绿色,北面是褐黄色,像一件两面穿的衣裳。生长松茸的林带最多这种树。七月份是黄背栎长新叶的时节,它的新叶刚长出来是嫩粉红的,像玫瑰花骨朵一样。
*********************************
*********************************

严重叮嘱
如果看到本博的您或您的亲友计划暑假骑车前往西藏,请一定注意安全!
经过白马雪山的214国道上,前些天发生了一起车祸,客车与长途骑行的单车相撞,骑车人不幸身亡。
我们这次乘坐班车来回德钦时看到非常多车友。他们带了很多行李,普遍是后货架上一横两竖的三个驮包,甚至有人前后挂着四个大驮包。负重前行在山路上很危险!
负重太大的话,且不说骑行的乐趣还剩多少,安全性就很差!因为这样不论上山骑行的困难程度,还是下山时对刹车、方向的把握难度都被大大增加。我曾经骑车到西藏,有一点点经验:目前不论是青藏线川藏线还是滇藏线,沿途都有很多食宿点,一定要轻装简行,帐篷睡袋不用带,食品衣物单车维修工具都尽量少带,路上有什么需要临时再买。万一单车坏了,也可以搭车到下一个食宿点或县城去维修,没有必要全部靠自己一个行囊搞定。
另外,骑行川藏和滇藏,路途高山众多,一定要每天检查刹车,下长坡时用点刹方式控制速度,切勿因为爬坡辛苦就追求下坡爽,高速下滑。现在各条线路上汽车都很多,哪一个拐弯没有控制好,很容易撞车!
骑行体验是好事,但不要为了追求浪漫,搭上生命!
如果看到本博的您或您的亲友计划暑假骑车前往西藏,请一定注意安全!
经过白马雪山的214国道上,前些天发生了一起车祸,客车与长途骑行的单车相撞,骑车人不幸身亡。
我们这次乘坐班车来回德钦时看到非常多车友。他们带了很多行李,普遍是后货架上一横两竖的三个驮包,甚至有人前后挂着四个大驮包。负重前行在山路上很危险!
负重太大的话,且不说骑行的乐趣还剩多少,安全性就很差!因为这样不论上山骑行的困难程度,还是下山时对刹车、方向的把握难度都被大大增加。我曾经骑车到西藏,有一点点经验:目前不论是青藏线川藏线还是滇藏线,沿途都有很多食宿点,一定要轻装简行,帐篷睡袋不用带,食品衣物单车维修工具都尽量少带,路上有什么需要临时再买。万一单车坏了,也可以搭车到下一个食宿点或县城去维修,没有必要全部靠自己一个行囊搞定。
另外,骑行川藏和滇藏,路途高山众多,一定要每天检查刹车,下长坡时用点刹方式控制速度,切勿因为爬坡辛苦就追求下坡爽,高速下滑。现在各条线路上汽车都很多,哪一个拐弯没有控制好,很容易撞车!
骑行体验是好事,但不要为了追求浪漫,搭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