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天堂 第二季——1,白马之恋

(2012-07-13 01:33:51)
标签:

旅游

分类: 匍匐在山路
                           思念的母亲,
                           祈愿你能活一百岁
                           活到头发像高山上的雪线一样白,
                           也许那时
                           我才能报答你的养育之恩。
                           年轻的我啊,
                           不走出这座大山,
                           就不知道
                           自己的家乡
                           有多美。

                                          ——德钦藏族民歌
                                              演唱、译配:六一  藏族(2012年,39岁)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上午9点半的班车,载着我和老米从香格里拉出发前往德钦。香德二级公路仍未完工,但路况比去年好了很多。5个小时后,客车行驶了136公里,我们在214国道公路边下车,抵达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白马雪山说拉拉卡垭口。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今年车程比去年缩短了一个小时,去年这段路上花了六个小时。与去年不同的还有,今年这条路上长途骑行的人非常多,一百多公里路上,至少看见了四十多个车友。不知是否受了电影《转山》的影响,进入暑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这种既艰苦又浪漫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转山”?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在垭口短暂休息后,我俩踏上了熟悉的路途,穿过密林,走向雪线,进入白马雪山深处。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这已经是数不清多少次到白马了。这座无论阴晴都熠熠生辉的大雪山。对它像对一个人一样,从望而生畏到恋恋不舍,亲昵想念。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这次来的季节真巧,下山路上,一树一树地盛开着白色和黄色的花,白色的是扁刺峨眉蔷薇,黄色的是黄杜鹃。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黄杜鹃,学名黄杯杜鹃,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山坡、云杉及冷杉林缘、灌木丛中,据说仅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 有。就算是土生土长在香格里拉高原的本地人,也以见到黄杜鹃为罕事。按理说,香格里拉海拔三到四千米的地带多得很,但黄杯杜鹃如此稀罕,恐怕跟它对环境的要求极高有关,既要高寒、又喜潮湿,土壤要呈酸性,腐殖质要厚。所以一旦森林、水源稍有破坏,黄杜鹃就芳踪难觅。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黄杜鹃之美,不仅在于淡雅高贵的花色,还在于它的花蕾——谁能想到,未开放的黄杜鹃花苞竟然是艳红色的呢?!正因这特异罕见,二十二年前邮电部曾经发行过一套八枚《杜鹃花》特种邮票和小型张一枚,小型张就选用了有着娇艳的朱红花蕾的黄杯杜鹃。你看它开放的过程,宛然娇羞少女出落成高雅妇人: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步行约两个半小时,海拔从4000米下降到3700米左右,抵达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也就是孤独的白马雪山守林人品初所在的“闹鬼”客栈。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这次出行,“奇遇”连连,懒人也激动得勤奋了
——争取每周一、周五各发一篇,
早日把这次从白马到梅里两座雪山的见闻写下来给大家分享。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最后的天堂 <wbr>第二季——1,白马之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