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堂——11,挥别牧场

标签:
白马雪山旅游 |
分类: 匍匐在山路 |
11,挥别牧场
下了大半天雨,我们坐在阿祖、格桑的牛棚里吃喝闲聊,因为雨天牛牛们心情不爽,没有多少牛奶可挤;也因为我们就要离开,阿祖格桑一直陪着我们。
姐妹们真是当神探的料啊,先推断出木板墙上贴的东西“既然在牛棚里,应该跟牛有关,
五个一组的应该是记数量”,进一步观察“两边记得一样多”,更细心地看出“是掐了点酥油贴上去记的数,是做酥油的时候顺手记了几坨酥油”!
阿祖每次做完酥油就顺手掐点贴到墙上,他说:
“一个是要记做了多少次酥油,还有一个是要记敬了多少次神”。不过,其实两边次数不一样多,阿祖这边记了45次,格桑记了40次。格桑管的牛比阿祖少一点,所以打酥油次数少一些。
下午将晚,雨势见小,我们背上行囊挥别阿祖、格桑、温暖的牛棚、云雾缭绕的加呀朵子、满草地的牛马猪狗,往山下海拔3900米的曲宗贡走去。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专辑有首歌叫“我的家”,只有三句歌词:
在杭州的时候,因为我每天要从家走去浙图,天天从宝石山走到苏堤,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公园和人造景点,老米把这个歌改成:
而在白马的U型山谷,这歌要这么唱:
看这牛粪堆上长的花儿和蘑菇:
雨后的小溪边,
雨后的灌丛中,
雨后的松林里。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走到曲宗贡,又要见到那位孤独的守林人品初了。
补记:
Kin看到这篇博客,发来短信——
在我看来说,
白马的歌是这么唱的:
相关阅读:
最后的天堂——2011年白马雪山及澜沧江岸藏族村落春游记
最后的天堂——2,深山“闹鬼”客栈
最后的天堂——3,林中仙子
最后的天堂——4,措那冰湖
最后的天堂——5,养孩子吧,猪
最后的天堂——6,牧人阿祖的一天【藏族酥油制作全过程图】
最后的天堂——7,牧人格桑【藏族“芝士”制作过程】
最后的天堂——8,女儿加呀朵子
最后的天堂——9,翻越受阻
最后的天堂——10,一份准备了两个星期的点心
最后的天堂——11,挥别牧场
最后的天堂——12,天下第一面与山泉水煮老猪肝
最后的天堂——13,孤独的守林人
最后的天堂——14,德钦休整
最后的天堂——15,茶马古道上的古渡…
最后的天堂——16,佛山和那即将逝去的
最后的天堂——17,桃儿成熟时
最后的天堂——18,把妹妹嫁到楚巴去!
最后的天堂——19,杯酒笑春风(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