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行程7小时,宿曲宗农一带河谷森林,海拔3200米,全天海拔上升900米,又下降1300米,翻越多克拉山
在那高高的生死界山顶,
白骨骷髅堆成了小山包。
有缘者能见识到真佛面,
无缘者只见到阴森的白骨。
阴界中的亡灵啊,你不要害怕,
那是上师观世音在为你引路。
——藏族歌谣

多克拉,是外转途中具有极其特殊意义的一座山,其一在于坡陡路险,是外转途中出名的最艰辛路段之一;第二在于翻越多克拉将先翻过西森西米拉山,“西森西米拉”意为生死分离坡,又叫生死界山,因为外转具有很大的功德,已经去世却还没能转到好的生世的亲人们会将希望寄托给转山人,并与之同行。到了这座生死界山的时候一般亡灵都能得到超度,便不再与人同行,会从后面那道山梁下去得到往生。在攀登多克拉山途中,人们一边念诵六字真言,一边呼喊逝去亲人的名字——人们相信如果你呼喊得情真意切,亡灵就能听到并感到抚慰。也因如此,藏人普遍认为这一程路异常艰辛而阴森。
早上起来时,我们帐篷外面的所有东西都结上了一层霜,品初和阿茸玛、阿西用来遮盖着睡觉的塑料布上面都是冰。他们虽然靠近篝火,半夜还起来又生了一次火,但看来也冷得够呛。阿西跟我抱怨晚上冷,尤其他大部分衣服都湿了还没干,临时在德钦买的睡袋看上去厚厚的其实也不暖,原先我们还夸奖他居然用180块钱就能买到这么厚实的睡袋,结果也通不过霜原的低温考验。品初是个乐天派,不论什么情况都笑嘻嘻的,他和阿茸玛煮好茶做好早饭又来帮我们收拾帐篷,这一路上我和阿东简直就是过大爷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乎什么事都不用做。
出发前品初给我们每人吃了一粒活佛给的不知道什么丸,重点照顾年纪大的阿东,给他加服了一丸珍珠25,那是转山人专门用来补充体力的藏药。
9点20分沿山脚过桥往上爬,乱石堆成的路上水流潺潺,虽然不好走,但确实很漂亮。

过了溪水路段后是达康拉顶。

穿过一片秋色的山坡,遥遥仰望见多克拉山垭口。

路边的植物。

品初俩口子带着骡子已经到了垭口附近,看我们落后得远,品初卸下骡子身上的行李,牵着两匹骡子折返来载我俩。我不肯骑马,叫品初径直下去接阿东;结果他也不肯骑,说要自己坚持走。
远远望去,垭口像是积着雪,近看原来却是白色的经幡。白色经幡是悼亡的,出发前我们的藏族房东阿青珠帮我买了白色经幡祭奠爸爸,还叫我们要在上面写上亲人的名字,这样子挂在垭口,风每次吹动经幡就好像我们在轻轻呼喊爸爸的名字,为他祈福。

路边有好多石头砌的小屋,在这里搭建的石房与别处不一样,是给亡者的安身之所。我走到垭口下方的山坳,看到两块岩石上下相倚,旁边几株灌木,这里风景宜人又不吵闹,我也捡来石块石片给逝去的亲人搭了三座房子。
13:50在垭口左边挂上了悼亡的白色经幡、给爸爸烧化了纸钱,又在右边挂上了祈福的彩色经幡之后,我们翻过多克拉垭口。
阿西在垭口等着我们,一见到我就说:哇,我刚才看了下山的路……哇噢,酷!

从多克拉西面下山,山势陡峭,下山路宽不过几尺,长约300米的槽型沟谷中据说回环盘绕了118道弯。路边的小石山是分管人间善恶二业的黑白王子神。

下山路上我们遇到逆时针方向转山的西藏苯教徒,他们来自西藏丁青县,大部分人都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德钦藏话,其中一人连比带划地请我给他们拍照留念,可是问他们地址他们也不会说,阿东叫他们拿出身份证来,抄下了身份证地址来做邮寄地址。(两个月后他们收到寄去的照片,居然还照着快递的电话号码打了电话来感谢我们。)

在多克拉萨(意为多克拉山脚下)休息一阵,我们前行到子书通(也有音译为咱数塘)。子书通意为三根本道场,是河水冲刷而成的一片开阔地,前往子书通峡谷两边的山崖是释迦牟尼身边的八大随身菩萨,子书通西面的大山岭是佛教密法中的四业坛城(息灾、增益、怀爱、诛杀四种事业),俱是转山人的朝拜对象。
子书通也有简易的三块钱客栈。虽然住这种塑料棚会不那么冷,但我们一行人好像都不大喜欢,于是大家又往前走,16:20,在河谷森林中扎营。
很多转山人路过,都会跟我们打个招呼,晚饭时间更是聚集了好几批转山人和我们一起生火做饭。其中很有些猛人,比如两个小伙子今天上午才从青海到德钦,中午11点坐车到羊咱桥头,出发开走,晚上八点就到了这里——半天多时间走了我们三天的路!

不过也有弱者,比如一位青海玉树来的老伯伯,翻越多克拉山时高血压犯了,到了子书通就无论如何也走不动,他们的向导赶上我们,借了此里去驮他前行。藏人转山是不会走回头路的,即使中途生病死在路上,也视之为福分,能立刻转生到更好的下世。
德拉姆发现此里被牵走,很是不爽,不停地踢后腿,还企图偷偷跑回去找此里。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今天爬山累了,后来品初告诉我此里去接人,我们才知道原来德拉姆还这么有思想、有脾气。
梅里雪山外转之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