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校长杂志
校长杂志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616
  • 关注人气:1,2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让错误资源在数学课堂上精彩绽放

(2014-11-02 19:57:59)
标签:

转载

分类: 课程建设

                                                                                           ——听张玉芳老师讲座反思

        平时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对待学生的错误或一棍子打死、或视而不见,在公开教学时更是避之不及,生怕学生出错。今天听了安阳张老师的讲座,让我对学生的错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错误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

        一、我们要善待孩子的错误

   “在课堂上,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但是错误的一定是创新。”当课堂上出现不一样的东西,孩子一定是动脑筋了,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应该尊重的。出错是孩子的权利,课堂上我们发现了孩子“不同”的声音,要保护他们的“独特”思维,给孩子空间让他们敢于讲出“出错”原因,让他成为课堂的“明星”,即便孩子讲不出,也应当想办法让孩子体面地坐下。因为错误也是对他人的提醒与反思,“牺牲”了自己,成就了别人。恩格斯就曾说:最好的学习是从差错中学习。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听一堂特别顺利的课,就像喝了一杯白开水,虽也止渴,但总觉缺少些什么,无味!公开课上敢于让出错孩子展示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受孩子欢迎的老师,因为他能包容孩子的错误,然后将其融化为一种资源。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能讲出真话,能自由的呼吸,这样的课才会活起来,才能洋溢着生命力。作为老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善待孩子的错误,善待出错的孩子呢?作为教师要更多地去琢磨学生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去帮助他。

      二、善于利用错误资源,让课堂更出彩

       能适时捕捉到孩子的错误,把它变成一种教学资源,需要教师较高的教学智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就是一般教师公开课上不敢让错误露头,要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原因。今天张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办法:先接住孩子的球,然后在抛给学生,教师要学会装“傻”,做一个“懒”老师,让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是我校一教师的课堂案例:

      学习《倒数的认识》,学生已知道了倒数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教师让学生自己举例子,并求出它的倒数。

一生:一又八分之七倒数是一又七分之八。

师:你是怎样得到的?

生:因为刚才我们学习了只要把它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求出来了。

师:听起来有道理,你们有什么想法?    

片刻之后,有学生同意,有学生不同意,也有的学生在犹豫。

教师提了一名犹豫的学生:你为什么既没有同意,也没有不同意?

生1:一又七分之八上去不对劲。

师:这个答案有什么不对劲,你们可以商量一下。

生1:一又七分之八一边是整数部分,一边又是假分数,需要把它化成一又七分之一,合起来二又七分之八一。

生2:你这样写和就不是分子分母交换位置了。

生3:不能只看分数部分,它还有整数部分呢。

同学们附和:对呀!

师:带分数既有整数部分,又有分数部分,那我们该怎样判断它们是不是互为倒数呢?

学生悟出:应该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合起来,而不能只看其中一部分,一些学生已经开始在练习本上写了起来。

生:我把一又八分之七   乘   一又七分之八 积不等于1,所以 一又八分之七   的倒数不是 一又七分之八。

生:先把 一又八分之七化成假分数,然后分子分母交换,结果是15分之八,我又用15分之8  X  8分之15等于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又8分之7的倒数应是15分之8.

……

       上述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不是充当裁判的角色,而是先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留给学生空间,让讨论之球在学生手中传递,教师适时引导,使道理越变越明,成就了课堂的精彩。

      不识学生的错是教师的错,不用学生的错也是教师的错,用不好学生的错,还是教师的错(闫勤)。

      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错!           

 

          (不会在这里打分数,好困难,求帮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