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卷首语

标签:
话语进取讲台教授莫里教育 |
分类: 《校长》卷首语 |
一位年迈的美国社会学教授莫里·施瓦茨,身患绝症,即将离世。
他16年前的学生米奇赶来看他,病房中,教授宣布要给这位学生上最后一门课。米奇答应了——于是每周星期二,他要坐飞机飞行 700英里,赶到病床前去上课。
这门课讲授了14个星期,最后一堂则是葬礼。老师谢世后,米奇把听课笔记整理出版,命名为《相约星期二》。出版后全球轰动,销售上千万册,感动了数亿不同肤色国家的人,无数的大学和中学使用它成为非课堂用的“课本”。
这门课的名称叫“生活的意义”。
“积极进取”一生的莫里教授,此刻在人生的尽头“后退一步发问”。他的问题以自己作答案,并深深地触动了这个“积极进取”的世界。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莫里教授用尽生命最后一丝力气,向昔日学生讲授这门课的本意,也许并不是要我们效仿他,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才思考“生活的意义”;恰恰相反,他一定是希望后来的人从一开始,就懂得后退一步寻求它。
这个故事之所以在当今教育领域呈现价值,正在于我们的学校教育同样处于积极进取,大干快上的时代。我们的校园正于无法遏止的投资热情中,被大片地开辟,隆隆地上马;我们的老师们正用坚定的答案,来应答我们了解得最少的事物——价值、意义和幸福;我们的社会,正以一大堆实实在在的好处,来掩盖中国教育成功下的悲凉,繁华里的孤独和寻找中的迷失;我们的校长站在讲台的背后,很多时候“这一生最重要的话语还没有吐出,就听到了下课的铃声”。
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话语”?我想一定是帮助您的学生发现生命中最真实的需要,解决一生最重大问题的话语;谁才是最好的校长?我想一定是致力于让他所领导的学校,成为帮助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找到出路的学校。
所以当站上讲台之前,您是否习惯后退一步发问:除了这些知识,我会讲到那“最重要的话语”吗?如果讲到,我明白它是什么吗?
回到莫里教授的故事,他在最后的课程里回答了这个问题:“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赋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如此,即便死亡临到,你却依然活着。”
《校长》全球官网:www.xiaozhang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