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月南京房价再降1.5个百分点,创下最深跌幅。这个数据给2012年的楼市蒙上了一层疑云。2012年的楼市能否走出低谷?能否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格局?量能持续萎缩的局面能否突破?房价能否在合理回落之后站稳?房产税的长效药能否替代休克疗法的限购政策?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做一个初步的思考。
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总要求要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从温总理的发言来看,他重申了国家在房地产调控上的政策走向。不出意外三月份的两会上将还是是这样的基调,口径不变。这说明国家调控还是继续从严的,因此单从政策面来判断至少在上半年,市场基本上会维持这种调整的格局,房价依然存在继续下探、盘整的可能。
打击投机、促进供应、引导需求,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的既定方针不会变。前半年的市场也会波折动荡,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陷入观望之后越来越多的购房需求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即便政策不调整,只要房价回落到一个合理的程度,这个堰塞湖就足以被冲垮。因此上半年的走势依然可能是跌宕起伏,底价频出,但是到了下半年市场就会稳住,甚至会有小幅反弹的可能。同时会有这么几个趋势:
第一,房地产行业将出现洗牌加剧、产业升级将揭开序幕。这句话被多次提起,但是这次主要是说会引发产业升级。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恐怕会发生一定裂变,销售导向的开发逐渐转向品质开发。部分中小房企或因转型、或因关闭、或因破产而告别房地产领域。
第二,大城市房价下降传导至二三线城市,地市、楼市价格秩序重建。土地市场上,中低商品房土地供应量增加、土地的整体价格也会下跌。看来替代性政策的房产税短期还是难以出台,甚至连扩大试点的提法也被国税总局否定了。其实,今年纠结的除了开发商,还有难兄难弟地方政府。
第三,调控进入深水区,房地产市场参与各方都在静待一声发令枪?还是看谁先眨眼!当市场整体观望情绪蔓延,价格已经不是唯一手段了。以价换量的手法未必能换回春天。如何在有限的框架内做到极致,如果争夺日渐萎缩的市场蛋糕,就看各家的本领了。
因此,2012年的楼市要在谨慎中前行。开发商房企谋求高额利润的幻想,地方政府应当逐渐转变土地财政思维。开发商需为了长期的生存必须转型,并在这个过程中忍受转变带来的阵痛。理性看待短期利润的下降,以品质导向企业未来的开发。谨慎对待市场的每一次机遇、每一个客户以及每一个不利因素,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