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年初的预测中,笔者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就是分化。板块的分化,客群的分化,品牌的分化都在决定这个市场的终极走势。如今来看这个词几乎可以成为限购环境市场下的最恰当概括。
分化成为市场代名词
有分化其实说明市场正在回归常态。市场的分化也说明了市场并没有被一种倾向性的力量完全控制。而是在多方利益的博弈之后恢复到一种阶段性的平衡。限购袭来市场如同被迫了一桶冷水,刚刚离开的金三银四上市量骤减七成,市场的观望,开发商的延期。所有的力量都在退守中将金三银四的成交量抹掉七成。虽然日光盘没有了,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有房企卖过了七成。也有项目成交量两三套。虽然我们看到有楼盘推出了大幅降价的特价盘来。但从二月到三月再到四月市场整体的价格水平还是有所上涨。虽然豪宅被限购了,但是一些资源型物业依然取得了一定成交。
刚需市场分化明显
江北没有出现惯有的强势,在51小长假期间,认购量差强人意,在大量出现7字头楼价后,仍然难改颓势。而江宁似乎要争夺刚需领导权。在银四的尾巴融侨世家开出较好的成绩单,近八成的去化足以宣布去年的地铁刚需盘的归来。类似的推盘还发生在开盘的金地自在城,中冶天成等项目。这些项目基本都分布在金三银四的不同时段。作为刚需盘的代表。这些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去化。但是也有一些项目被市场抛弃,很多没有品牌支撑和资源支撑的项目基本上都一一折戟。随着限贷力度的一步步加大,依靠贷款的刚需们只能节节退守。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刚需具有很强的资金支撑,它们对于贷款的依赖相对较小。而开发商也在通过分期付款,放低身价的方式来促进刚需。所以刚需的构成正在逐渐的产生分化。被贷款限制的和改善型需求一样将很快淡出市场。而这些能够逐渐适应限贷,对贷款依存度较小的刚需们将慢慢分化出来。
板块分化将会深入
刚需市场的分化将会十分明显。有限的客群将逐步流向品牌房企,五矿、金地级别的开发商在经历过一定的蓄水之后依然能够游刃有余。当然我们的衡量标准也应该逐步回落。曾经日光被视为优秀,六成七成算是及格,那么现在去化四成、五成恐怕就很不错了。细水长流,去化放缓其实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一个常态。
板块来看,江北、城北无疑是衰落比较快的,无论是品牌还是城市资源都没有和城东、河西抗衡的力量。以刚需盘为首的“两北”明显落后于其他板块。河西高端住宅受到限制较大,但在御江金城、江湾城等项目的支撑下。还算没有跌倒谷底。城东改善性项目众多,但是城东成为限购之后公认的最火板块。奥南板块在金地朗诗的支撑下也是脱颖而出。江宁板块中的百家湖、九龙湖板块以及方山大学城板块则支撑了市场的表现。板块分化明显。
改善型需求分化中缓慢释放
改善型需求同样有分化,如果我们说刚需在这样的分化之下四成、五成就及格了。那么改善型楼盘可能二成,三成就能及格。改善型需求的被完全被限购,被应该对这些项目是致命的打击。但是很多刚需项目却依然有去化,一些项目市场的反应也同样很好。城东是代表,当很多人为城东捏一把汗的时候城东却在悄悄的酝酿着市场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招商紫金山一号据传已经有了20套左右的去化,动辄500万以上的高端项目如此业界委实不易。朗诗钟山绿郡也有超过七成的去化。即将推出叠加别墅的紫园也是胜券在握。紫庐蛰伏已久之后再次出发,靠零距离紫金山实景打动来访者,短短几天去化三分之一,对高端项目而言,难能可贵。保利、紫金东郡也在按部就班的走。江宁的改善性项目中别墅项目加州城去化七成的成绩了可以说是改善性项目的一个另类了。这些都说明改善型需求依然在通过一些途径间接的释放出来。
分化明显,细水长流,是当前市场达到的一个短期平衡的体现。市场的去化也将在政策的深入和发散中将慢慢恢复到一个平淡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