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房企率先低开,南京楼市出现分化
(2010-08-06 09:21:17)
标签:
杂谈 |
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 品牌开发商的市场敏感度。调控政策之后,市场上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派别,一个是观望派,另外一个则是行动派。目前很大一部分开发商是属于观望派。而率先启动的是品牌开发商,他们调低开盘预期,纷纷取得不俗业绩。无论是首次入宁的央企保利,在奥体普遍看高1万8、9的预期下,以1万7左右的价格入市,自然引发了客户追捧;中海的入市单价也低于普遍市场预期3000元以上;招商地产最后一期独一墅产品,产品升级,价格小幅高开,自然引发热销。同样的还有绿城等。
二.品牌房企的战略考量。大凡品牌开发商,更多考虑的是现金流,是周转率。所以,他们能根据企业战略需要,适度调低入市售价,保证较高成交率,以价换量。尤其是手握大量现金,等着下半年的土地市场抄底。可以在楼市这一轮调控洗牌中,加紧拓展,储备大量丰厚的土地资源,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能力。金地自在城二期产品面对刚需,未开先热,原因之一就是“55万精装2房”概念引发关注。低价入市,原因无外乎金地在南京下半年要完成拿地的重要指标。
三.品牌房企的抗跌性。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越是在调控的时候,越能见证品牌开发商和中小开发商实力的差别,品牌楼盘逆势飘红也是情理之中。在淡市下,人们更重视品牌开发商的品牌楼盘。所以,品牌房企能占得先机,首先突围。比如保利地产率先在奥体板块打出高性价比牌,形成新政后顾村板块第一波成交大潮。同时,在紧跟其后的第二批开出,也卖出了110多套的好成绩。包括持续保持热销的万达和雅居乐,以及万科的拥趸在金域蓝湾的第二批房源推出后,尽管价格略高于市场,依然备受关注,这无疑是品牌在彰显魅力。
总之,在最近低迷的楼市下,品牌房企做出表率,率先以合理价格破冰,值得行业思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