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务院二套房贷新政是“点刹车”

(2010-01-10 16:09:21)
标签:

杂谈

国务院二套房贷新政是“点刹车”

 

今天中午,国务院“二套房贷新政”,终于向全社会公开。不同于以往政府不痛不痒的“规范销售行为”等做法,此次中央响应民众呼声,“第一次”把土地怎么卖、房子怎么卖、房子卖给谁等本应属于市场调节的行为,上升成为“国家意志”。不过,话说回来,由于当下卖方不缺钱,而买方缺有效供给,指望已到高位的房价马上应声回落也是不现实的,整体房价石哥认为将呈横盘平稳调整态势。总的来说,国务院在房地产方面的政策取向仍将有很大的针对性与灵活性,我们切不可低估中央的调控智慧。所以此次新政的出台,不能称其为“急刹车”,而是“点刹车”。

 
关于土地怎么卖?


通知规定,“对拖欠土地价款、违反合同约定的单位和个人,要限制其参与土地出让活动。从严控制商品住房项目单宗土地出让面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于1[font=宋体]月7日下发。今天中午,由官方通讯社正式对社会公开。综观此文件,石哥认为中央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尤其对二套房贷政策的一锤定音,对开发商捂盘、捂地等“猫腻”、“潜规则”行为洞若观火,痛下杀着,着实耐人寻味。


关于房子怎么卖?

 

中央要求各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建商品房、存量房交易合同网上备案制度,加大交易资金监管力度。”

这意味着开发商以往的捂地、捂盘、乱涨价等行为,今后将成为重点监管的内容,如地方政府不折不扣执行此文件精神,将可有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有意思的是,关于房子“怎么卖”的规定,让石哥嗅到了江苏此前执行的“一房一价”政策的味道,而无论如何,以后开发商一边卖一边涨的想法和做法看来是不大可能了。开发商在定价时要么把房价标得高高的,要么老老实实卖房,否则会死得很难看。

关于房子卖给谁?
     
文件又约定,“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原来中央的表述是抑制“投机性购房”,现在“投资性购房”也成为被“抑制”的对象,可见中央并没有像一些地方政府一样揣着明白装糊涂,而是进一步扩大了“抑制”的对象,进一步明确了“监管”的态度。
  
通知规定,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继续实施差别化的住房税收政策
。“金融机构在继续支持居民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同时,要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 “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首次购房与非首次购房的差别化税收政策。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一律不得给予相关税收优惠。同时,要加快研究完善住房税收政策,引导居民树立合理、节约的住房消费观念。”

此两项规定,石哥认为大有周章。

第一,新政给市场留下了“活口”,并未像2007年9·27新政那样急刹车,结果一线城市应声大跌,其它城市楼市渐入冰点,2008年更出现全国楼市“冻僵”的局面。与9·27新政最大的不同是,未要求二套房提高利率,并且明确认定二套房贷的适用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此前的约定模糊,弹性很大,给银行和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想来,中央已经深刻意识到“瞎折腾”的严重后果,而眼下已成水火的房价矛盾已到了“不折腾是万万不行”这样一个地步。中央的折腾能力的确是进步了,提升了。此外,支持自住及改善性购房的“国策”和立场,并没有改变。

第二,关于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考虑到房地产的区域性特征,中央未悍然界定两者标准,而是表达了一种政策取向,意味着将来税收政策将陆续有来。此前,关于增值税等税收会否由“空转”进入“落地”,各方有诸多争议,但是,石哥认为,尽管政策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技术障碍,在我们的政府面前,任何障碍都不会成为障碍。什么时候见过技术难倒过我们的政府?还不是说干就干了?!

总的来说,国务院在房地产方面的政策取向仍将有很大的针对性与灵活性,我们切不可低估中央的调控智慧,此次新政的出台,因此不能称其为“急刹”,而是“点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2010年01月11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