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汉字的结构
我国汉字95%以上是“合体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表意符号组成的字)。而合体字的组合方式(即结构方式)多种多样。看懂汉字的结构,并结合“象形、指示、形声、会意”的方法解字,有助理解汉字的意义。
汉字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左右结构:如:林、相、好、妈、姑、勉、励、爆、破、博、脖、解、劫、汉、奸、刊、剿、阳、邯、铜、铁、喝、吓、核、桃、戏、对、籽、粉、岭、峰、红、纱、玛、瑙、他、她、塔、踏、拥、护、牺、牲、牧、群等。这种字占汉字总数70%以上。
2.上下结构:如:看、崁、旱、憨、思、想、荷、花、芊、竿、感、冒、攀、岩、家、室、架、驾、茄、毕、笔、氢、氧等。这种字占汉字总数20%以上。
3.左中右结构:弼、斑、班、瓣、辦、辬、街、衙、衔、衡、雠、徽、礮等。此类字较少。
4.上中下结构:亵、哀、衷、裏、葬、宴、褒、襄、衮、袤、爵、囊、蒙等。此类字较少。
5.全包围结构:囚、团、图、因、圆、园、困、囤、囫、囵、固等。
6.半包围结构:区、医、匿、匯、匪、冈、凶、同、网、幽、函等。
7.品字结构:品、晶、众、淼、磊、焱、轟、鱻、犇、鑫、聶、等。
8.独体字:日、月、山、阜、水、火、木、隹、鸟、鱼、马、牛、羊、人等。这类字都是象形字。它们自成一体,独立表意,是汉字的最小单位,不能再分解。是组字的最小单位。其特点:有时会变成表意符号。如:“山、阜”有时会变成“阝”;“水”有时会变成“氵”;“牛”变成“牜”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