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bmiddle/6408dbdegb031ebf4e5d8&690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开始没有时间自己下厨,一日三餐开始在外解决。而餐馆的饭菜一般都佷咸,虽然开始不习惯。但是,咸味较浓的食物,菜肴会比较美味,会令人食欲增加,因此,人们接受咸味也会很快,谁能抵挡美食的诱惑呢!于是,就会觉得清淡的
菜没有味道,自己在家做菜时也会加重口味!
我呢还算是很幸运,公司有自己的食堂,于是就这样解决我的饮食问题。偶尔在外吃,也会强调少油少盐。今天吃饭时,同事问:“你觉得今天菜咸不咸?我觉得佷咸,而且这两天都佷咸。比家里的咸多了。”同事刚从家回来,他的父母都是医生,所以很注意饮食问题。回忆这段时间,在外吃饭不在强调少盐。就这样我在不知不觉中口味加重了,却不自知。可见,“咸”是潜移默化的。
关于食盐,我们知道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与体内各组织器官内,可调节体内水分,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功能。但是,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都与食盐的摄入量有关。食盐摄入过多还会影响胃粘膜,导致胃病和胃癌的发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等。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提出每人每天5g盐。如何为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呢。在这教您几招:
第一招:晚放盐。记得在家炒菜的时候,老妈总是将盐、酱油、葱花一起炝锅,很香,炒的菜也很香,很有味道。但是这样的做法就是盐全部都进入到食物当中去了,食物外面很少,而我们的味蕾最先感觉到的是食物的表面,表面没有味道,我们的大脑会直接接收指令说盐少,于是再放盐。但是如果出锅时放盐,盐基本上都在食物的表面,而没有渗入到食物中去,会使菜比较有味,增加了味感,也不用放很多盐了。既能满足味蕾又能保持少摄入盐。
第二招:减少含盐调味品的摄入。很多人在知道了摄入过得食盐的危害后,会控制盐的摄入盐。但是偏咸的口味,总是很难改,于是会在炒菜的时候放入一些:味精、鸡精、酱油等调味,认为这样即提高了菜肴的口味,有没有多放盐,殊不知这些调味品中也含有盐的成分。另外,含有盐的调味品还有:甜面酱、豆豉、黄酱、香辣酱、沙拉酱、辣椒酱、韭菜花等。含盐高的辅料有:虾皮、紫菜、火腿、海米等。
第三招:调咸味还可用醋。关于这个问题,特意请教了研发的同事,他说,一般做菜是除了用盐调味之外,还会放入少量的糖或是醋。他说白糖可以是过咸的味道变淡,醋呢就会提高咸味。他还特意做了个实验:拌了个凉菜,一个放了很多盐,佷咸,后来加了点白糖,味道真的缓解了,而且味道还变得很好了!其中一盘放了很少的盐,尝一口很淡,来点醋,味道较之前要重,但是不再是单纯的咸,有了酸酸的味道。酸味有助于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并会增加矿物质的吸收率,减少维生素的流失等作用。
第四招:就是要减少“隐性盐”的摄入。所谓的隐形盐就是事物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盐,例如蔬菜中的芹菜、苋菜、茼蒿等,做这些菜时要少放盐。主食中的面包、油条、饼干等,饮料中一些功能型饮料、休闲食品等中也含有盐。《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报道:半块意大利辣味香肠薄饼含有1350mg钠,每片面包都含有150mg-190mg钠!这些高盐的食物并不一定咸,但是含盐量却很高,所以要提高警惕!
要减少食盐的摄入,要从点滴做起,减少吃咸菜、泡菜、腊肉等的习惯;在外用餐时,提醒少放盐;在家做饭时,用限盐勺控制;可用低钠盐;
健康饮食,从限盐开始!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1,50-55
【2】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63-6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