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之小学增设《国学经典读本》,如序言所言,小学中低年级要求老师对《弟子规》和《朱子治家格言》详细讲解,而后中高年级对《大学》与《中庸》深度讲解。大学中庸者,儒家经典也,顶礼膜拜之。然《弟子规》之选择,就值得商榷了。
余以为:《弟子规》不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且《弟子规》是传统文化的糟粕
《弟子规》乃满清之蒙学,余之宗师长辈,或师淑之国学大师,如陈寅恪,王国维,章太炎,黄侃诸君,都不会把《弟子规》当做孩童启蒙之“蒙学经典”以推荐世人。乃因《弟子规》过于刻板,教条,有些象幼儿版的“佛教戒律”,远不如《三字经》生动活泼。
《弟子规》是清朝一个叫李毓秀的秀才写的,儒学到清朝是走到了最末落的时候。清朝大兴文字狱,是对人民思想压制最严重的朝代,所以才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的悲剧。许多读书人都被迫研究考据学去了,不能有思想,只能去文字间训诂。
李毓秀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正是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时代。清朝是对汉人奴化最严重的朝代,汉人自从接受了剃发令开始,汉文化就被阉割了,儒家思想的真精神也快消亡殆尽了。
清朝以少量的满人统治众多的汉人,极怕汉人造反,所以比任何朝代都强调忠孝。贞节牌坊,基本都是清朝立的。《孝经》、《二十四孝》等,清朝是最大力提倡的朝代。如郭巨埋儿奉母,对孩子那么冷酷无情的事,竟大加褒扬。卧冰求鲤,孩子若这样去做,可是有性命之忧。还有一些故事,因“孝”发生奇迹,就纯属迷信了。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只有讲孝道的人,才能真心对国家尽忠。所以忠孝是在一起的,当忠孝不能两全时,还是要把忠排在第一位,也就是把皇帝、朝廷放在第一位。
孔子是讲孝悌的,但《孝经》在儒家经典里,地位并不高。不是“孝”好不好的问题,儒家是讲中庸之道的,不是只讲忠孝。
忠孝思想其实是对孔子中道思想的巨大侮辱和歪曲。
孝悌好不好?好。但天地间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度,过犹不及。不能以戕害、牺牲孩子来成全对父母的孝。要知道生命都是平等的。
《弟子规》第一句话是:“弟子规,圣人训”。自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每一派对孔子讲的话,理解的都不一样,都认为自己得到了孔子的真传,两千年后的清朝人所讲的话就能代表孔子的训谕?
在清朝以前,蒙学都是《三字经》、《百家性》、《千字文》、《幼学琼林》、《神童诗》等。我们看《三字经》,讲一些品德的内容,但更多的内容讲的是历史知识、自然知识,就挺好。而《弟子规》偏重于礼仪,小孩子本应是天真活泼的,要那么多礼仪规范干嘛?《弟子规》对孩子加重礼仪教育,是清朝加强奴化教育的延伸,应归为儒学里糟粕一类。
教育孩子要注重孩子的天性、性情,孔子讲教育是讲究因材施教的。子路、冉有的性格不一样,孔子对他们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一次,曾参与父亲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劳作,曾参不小心斩断了瓜苗的根,曾晳大怒,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打去。
曾参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于是向父亲道歉。
曾参退回了房间后,为了让父亲确认自己的身体无恙,便拿出琴开始高声弹唱起来。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非常生气。曾参就请其他同学去问孔子。孔子说:“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孔子主张孩子接受父亲教育的时候是:“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可见,孔子是并不主张愚孝之人。我们看《弟子规》是怎么主张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孩子本是天真的,已经号泣了,又怎能无“挞无怨”。若让孔子教一群小孩子,是断不会弄出《弟子规》、《二十四孝》之类的东西的。
现在孩子不懂事,私心较重,主要是娇惯出来的。家家就一个孩子,父母加四个老人围着,跟小皇帝似的,自然常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古人说“害生于恩”。在过去,往往家里有几个孩子,父母照顾不过来孩子,孩子往往懂事早,长大反而能孝顺父母。所以从小向孩子灌输礼仪、孝道,并不是最关键的。
《弟子规》是刻板的,而儒家本是活泼的,儒家在春秋时代很多都是艺术家,弹琴、唱歌、舞剑,弦歌之声不绝。孔子不但知识广博,而且多才多艺,音乐、驾车、射箭等样样精通,常以弹琴、唱歌抒发情志。孔子愿与人同乐,别人唱得好,就请他再唱一次,然后自己和他一起唱。(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性情通达、洒脱的,也常和弟子们开开玩笑。
孔子年轻时四处学“礼”,中年时思想归于“仁”,晚年研习易经,思想归于天道。孔子一生从青年到晚年思想也是在变化之中的,至晚年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总而言之,《弟子规》之中心思想可以归结为四句话:“人格驯化,头脑僵化,脊梁缺钙,膝盖发达”。
《弟子规》的负面作用正在牵着儿童走这条路。也许《弟子规》可以培养出“老实听话”、有一定道德水准的“谦谦君子”,同时却在扼杀未来的革新家、科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盲目的听话,和思想的统一,可以足够毁掉一个民族的创造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