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香 《雷公炮炙论》
丁香其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传统认为其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等功效
一 公丁香外用治疗麻痹性肠梗阻:曾经治疗一肠癌术后,伴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腹胀而无肠鸣音,呕吐。家属不肯再次手术,遂求助于国医会诊,用丁香10克为粉,加樟脑1克,用醋调和,热敷与神阙穴及肚脐眼周围,敷药1小时后开始出现肠鸣音,腹中转矢气,不久后排气,一小时后排便若干,连续外用三天,大便正常,腹胀减轻。以后亦有大便干结之时,都以丁香外用加用麻仁丸而解。
案语:丁香研细末敷脐(神阙穴),透皮而入经络,可奏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功,以促使大肠恢复传导之能。药物外敷或艾灸神阙穴,历来即为临床中医调理胃肠功能的主要治疗方法。药理学研究亦证明,丁香对功能性失调的胃肠活动有调整作用。同理,外科手术后,腹胀而不排气者,堂主经验可以用丁香外用,加服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
二 新病或肿瘤后期呃逆(危险之候)用丁香急则治标:取单味公丁香三克嚼服,慢慢咽下,通常30分钟内见效。
案语:中医认为,呃逆症的病机关键为胃气上逆。然引起胃气逆乱只因繁多,但寒邪袭胃或胃寒气逆两证仍为常见多发。丁香有辛散温通,降逆和胃之功,故在此证的治疗中,理当首选。故此方釆用嚼服慢咽的给药方式,针对性极高。所以,这种方法对于胃寒呃逆有“标本兼顾”之效,同时亦可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的呃逆,旨在“急者治其标”。
《伤寒论》厥阴病有哕证,即呃逆,为胃气已绝的“极虚”之证。在肺癌,胃癌,骨癌 肠癌等晚期肿瘤,癌块已侵蚀膈肌,不思进食,经常出现顽固性呃逆等病危之兆。用丁香嚼服,加人参5克,生姜三片,刀豆子10克,黄连3克,苏叶5克煎水,缓缓送下嚼碎之丁香,可以暂减呃逆之痛苦,给病人以尊严。
三 母丁香3克为粉,消毒后用纱布裹纳入阴道中,治疗妇人虚寒性各型阴道炎,且对性冷淡疗效显著。
案语:《本草纲目》云丁香有“疗肾气,奔豚气,阴痛,腹痛,壮阳,暖腰膝。”《本草纲目》丁香条下附方,用“母丁香末纳入阴中,治妇人阴冷,病即已。”丁香者,暖宫而补肾,温肾而祛邪,气味芬芳,若太阳之离照当空,散阴霾而化凝气,湿之所化,病从安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