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康桥—初中聚会后记!

(2015-08-19 15:25:40)
标签:

情感


 老年人常思既往”,想过去的时候,青春已然不在。腹部的婀娜,皮肤的光彩,用“物是人非”形容有点窘迫无奈。

  初中的情怀,高中没有,高中更冷静些,不说假却也是不完全真实。在分数为王的时代,圈子自然会形成,本校的与外校的会有“分别心”。特别是高三的噩梦,梦魇了十八年,不提也罢。

 初中却是另外一面风景,真实直率,敢爱敢恨,这种回忆很甜美:过尽千帆,曾经沧海,除却巫山。现在看来,貌似幼稚冲动躁动的初中生活,留下的念想,高中和大学远远不及。

 曾经的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从没有见过这么团结的集体,倘若有党,这个党就是自己的群,外人无法窥探,无法理解:男男女女疯疯闹闹,女孩子的包里是男孩子的烟,男孩子的心里装着爱的变迁,好纯洁,没有金钱的驱使,没有家庭社会地位的悬殊。男孩子如堂吉诃德,为了心中的女神而大战风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女孩子,豆蔻年华,情窦初开,羞涩的红,接下和递出纸条。

  当时是有狼的,班主任抑或是科任老师,都是“狼”!一个班都能上下合一的,不出卖不背叛,狼耐我何?

 不知狼居如何?其实也想他们,特别是语文周老师的,大气耿直,西装革履,干干净净的胡茬,恹恹一杯茶,清清嗓子,用标准的“汉普”,模仿另外一个周先生—周树人:“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有谁还记得,周老师在黑板写工工整整的写下:清代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然后老头停顿了半天,读了两遍,空谷足音,久响不绝。这种记忆和跟随,到了大学,听过很多“大师”的课,也无法超越周老师“汉普”的通透力。

 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要求背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全班就我一个人不会背,老头子中午坚守着我,依然不吃不喝的陪着,写到这里,眼红如斯!到今天我还能一字不漏的背出来,纪念我们别样的初中时代:学究的高尚,男人的风骨。

  择日不如撞日,昨天我们班的微信群,从8个人顷刻间变成28人,不就及全,找到家的感觉,这个家是三年的耳鬓厮磨,三年的水乳交融,我们之间没有距离,如此分别这么多年(25年)须臾没有忘记过,没齿难忘,铭心刻骨。

 一定有人记得,老人对秀外慧中的点评,吴峥嵘的笔盒中有这几个字,老爷子用《感春辞》中:“有美人兮,天一方,秀外而慧中,体便娟而生香。”课堂上顿时喧闹,我下课第一时间去询问吴大美女用的什么牌子的香波洗澡,怎么会有幽兰之香,地久天长。

 回忆是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人会知道,最强大脑的我,能全部记得这些细节,然后在聚会的时候,点点滴滴的表达出来,记忆一生,若即若离,如影随形。

  今天痛快淋漓的写下来,把爱喊出来,三杯两盏淡酒,我们已然醉了,醉在过去,醒在将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