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在地摊上5分钱淘得一本港版繁体字的《倚天屠龙记》第二本,如痴如醉,借助着字典一周干完了,然后疯魔起来,才知道还有《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一共三部金大侠的名著,人谓《神雕三部曲》。
当黄蓉和靖哥哥如火如荼的电视播放的时候,其实我的武学梦,已经在“九阳神功”里面蔓延多时了,如一把火蒸腾,呼之欲出。李连杰的《少林寺》远远的落伍了,牧羊曲的草长莺飞,儿女情长太过柔软,不值当男儿去爱。
黄姑娘死了,堂主如黛玉焚稿一样,焚化了多年积攒的照片,嫉妒和妒忌傻小子郭靖,一噩梦醒来,苦苦的修炼降龙十八掌,想超越郭大侠,成为一代宗师。
降龙十八掌从亢龙有悔一直到飞龙在天,或龙战于野或见龙在田,很是刚猛。不知道打歪了多少少年的鼻子,杀伤性很强。一直到有一天,得一本《易经》才知道,乾卦下面的卦辞是多么的悠远有内涵,从那一刻起,金大侠是神,是风清扬是独孤求败,是扫地僧是比张三丰还要厉害的武学宗师,这一切今天我们叫:国学。
今天就掉一下“书袋子”,说说金大侠笔下的文化典故吧,这是童年的记忆也是向金大师致敬的具体表现:
“文必有典”是金学的特点:有来历、有旨趣、有韵味。例如书中最好听的女孩名字之一叫周芷若,就源于两种香草,“芷”是指白芷,“若”是指杜若。陈子昂著名的《感遇》诗中说“兰若生春夏”,其中的若就是杜若。
不同的门派、团体,人物取名也有不同风格。《天龙八部》里有一个逍遥派,很崇尚道家,几位主要成员无崖子、李秋水、丁春秋的名字都和《庄子》相合。比如无崖子来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李秋水来自《庄子·外篇》里的《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名字还能巧妙地反映作者的憎恶,一些看似飘逸的名字却隐含着反讽的意思。例如上述的逍遥派成员丁春秋,名字也暗合《庄子》,但却是“蟪蛄不知春秋”,他的为人也的确自大、短视。另一位著名的伪君子叫岳不群,恰恰和“小人党而不群”相符。
相比之下,岳不群的夫人宁中则为人正派,品格高贵。她的名字来自《荀子》一书的《宥坐》篇,孔子说:“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金庸对宁女侠的名字也真是费心。
《天龙八部》里有一对姐妹,姐姐阿朱善良正直,妹妹阿紫邪恶古怪,这两个名字也是有来历的。孔子说“恶紫之夺朱也”,似乎朱是“正色”,光明正大,紫是“偏色”,旁门左道。相传清代文人沈德潜题黑牡丹诗,说“夺朱非正色”,还因此惹上文字狱。金庸“以朱为正、朱紫对照”之意,也正与此相合。
有的名字不但有文化味儿,还巧合般预示了人物的命运。有一个误从匪人的女孩叫洪凌波,取意于曹植描写的凌波仙子,结局却偏偏是她被困在一大堆毒刺丛中,无法凌波飞跃,最后被刺死了;还有一对师兄弟,一个叫齐自勉,一个叫廖自砺。师父给他俩取名,大概是希望他们互相勉励,但他们偏偏很不和睦,互相仇杀,颇为讽刺。
除了千奇百怪的人物,金庸武侠里还有眼花缭乱的武功。那一招一式的名称中,也常常蕴含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元素。
《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创造了一种剑术,叫做“绕指柔剑”。这是有来历的。晋代有一位名将刘琨,抗击匈奴,独撑大局,最后被下狱害死。他悲愤之中给朋友写诗“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抒发壮志未酬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刘琨得到了史学家的肯定和同情。后来唐代房玄龄、褚遂良等修《晋书》,刘琨和他的好朋友——“闻鸡起舞”的名将祖逖被放在同一个传中。
小说中的张三丰坚决抗元,撑持武林大局,但毕竟独木难支、壮志难酬。他暮年把得意剑术取名“绕指柔剑”,固是借用其字面本意,但多少也想到了刘琨吧!
金庸小说里还有一个重要家族,叫做慕容氏,他们住的庄子叫“参合庄”,有一门家传的武功叫“参合指”,这是金庸随手取的名字么?当然不是。
慕容家过去是大燕国王族。几百年前,后燕和北魏进行大决战,地点就叫做“参合坡”,慕容氏惨败,据说四万燕军俘虏被活埋。后燕从此倾颓,“参合坡之战”也成为家族的奇耻大辱。
从“参合庄”和“参合指”的取名,能看出慕容家对那一战的刻骨铭心,尽管时隔数百年,仍提醒子孙勿忘前耻,发愤图强。
一些武功招式名还充满了诗情画意。岳不群的“青山隐隐”、灭绝师太的“轻罗小扇”,是化用杜牧的诗句;令狐冲的“无边落木”、岳灵珊的“岱宗如何”,则是杜甫的诗句。《倚天屠龙记》里有个人物叫宋青书,趁人之危殴打受伤的情敌,用了一招拳法叫“花开并蒂”,招数狠恶,动机不良,名字却偏偏这么好听,颇有残酷美学的味道。
还有三门很冷门、却堪称金庸书中名字最好听的掌法,分别是飘雪穿云掌、清影碧波掌、五罗轻烟掌,其中第二门不过是桃花岛的一种入门武功,第三种似乎只能用于恋爱时劈灭蜡烛,以博佳人一笑,但其美丽的名字却长留读者心中。
招式的名字之中,还能看出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嵩山派的左冷禅是个野心家,有一招剑法叫“千古人龙”。这不是源于嵩山的典故,而是诸葛武侯祠门前的牌坊上的大字,以形容诸葛亮的不朽功业。
嵩山剑法都是左冷禅亲自大幅删述修正过的,这一招的名称极有可能是他的手笔。想到他灯下订正剑法,自比诸葛亮,希望雄视千古,是何等跃跃欲试?最后却以失败身死而告终,又是何等让人慨叹?
以此文,来纪念我不可复得的童年,感谢金大师的文字,给我今天的学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