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闻男儿的血性
(2011-04-26 22:14:04)
标签:
健康 |
分类: 济世杂言 |
在广西游历,最爱看的是镇南关,出凭祥市以南十几公里,一雄关就横在眼前。
说起镇南关,必须要谈及一个貌似和中国不相干的条约—“顺化条约”,这个条约是法国在1883年用武力征服小国越南,强迫越南订立的,目的是使得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让法国来“收保护费”,此举引起清廷的严重不满,遂下诏向越南派兵讨伐法兰西,中法战争始此。可惜的是,天朝当时已经摇摇欲坠,风雨飘摇,宣战很容易,打仗却不行,1883年12月刚以交手,清军就在越南北部大败,导致广西前线的清军军心涣散,全线瓦解,法国趁势占领镇南关。
1885年初,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推荐广东名将冯子材将军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出任前敌统帅。冯子材目睹战局危急,不顾70高龄,积极备战。这老爷子很有带兵经验,他一方面稳定军心,另一方面广募民间丁勇,还积极联合其他边防部队,部队士气大振。
二月初,冯子材得悉法军将犯镇南关,便于初五派兵夜袭文渊,打乱了法军部署,促使法军在援军未到之前即仓卒发动进攻。初八晨,法军在炮火掩护下,进攻关前隘,冯子材一面令各部迎战,一面通告各军前来策应。当敌逼近长墙时,年已70的冯子材持矛大呼,冲入敌阵,全军感奋,一齐涌出,与敌白刃格斗,战至中午,终将法军击退。冯子材指挥清军乘胜追击,连破文渊、谅山,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此战役史称“镇南关大捷”。
冯子材,七十岁的老人,血性如此,值得佩服。老将军的登高一呼冲锋陷阵,让法军溃不成军.今天的镇南关,其硝烟遗味,四绪分散,闻此,可以壮阳,可以彰显男儿本色。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的屈辱史,屈辱得不忍读,列强的船坚炮利,敲开了天朝的国门。最有代表的是1937年南京等待屠杀的12万中华男儿,真是不闻不动,甘当受死。是狗日的日本人,杀尽了天朝的锐气,用血淋淋来泯灭中华男儿的血性。
儿子三岁,看见老鼠还怕,胆小如鼠,甚至不如鼠,所以在大家教育儿子“听话”的言语中,在老师说:“小孩子要爱干净,小手洗得香喷喷”的时候,我决定带儿子去镇南关,看看男人的颜色,嗅一下南国未散的硝烟味道,和脂粉气息有什么不同。
也许敢爱敢恨,是男人应该有的本色,没有恨的社会,是老庄笔下的哲学。
儿啊,我不希望你是狼,但是没有血性,就是有智慧,也只是一只猴子,跑得快,会爬树,又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