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
——汉·张机——
民以食为天,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诚若如斯。
溯及上古茹毛饮血时代,人类即知食物乃生生之主宰,因常食不果腹,故而不断寻食觅饮,以致食物资源日益丰足,人类渐至饱暖无忧,成了食物的主人。迄今大家不仅能吃饱,还要吃好,吃出花样,吃出文化,吃出品味,更想吃来健康长寿。是以不论行至何处,街头巷尾,风味美食,海味山珍,目无穷极;小摊小贩,酒肆楼宇,所到四布。然有其食,却未必知其食,“现代病”中十之七八皆与胡吃海喝不无关系,此陋习自古亦然。食虽养人,亦可伤人,诚如老子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精美华贵的食品果真能给您带来健康的体魄和延年益寿吗?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方论》,见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及“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先生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云云。恍然大悟,原来凡食物都能养身,然于人而言却有宜与不宜,宜则养身,不宜却可能成害,反致疾病。古人的至理明言,能使今人更明白吗?
亦有统计数据表明,不注意合理膳食而致人患病的概率为64.5%,在调查所涉及的诸因素中名列前茅。正如《管子》中云:“......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可见,《管子》中强调的膳食节制至今仍是日常养身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即今成《食殇》之要旨。
殇,《吕氏春秋·察今》云:“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这里的殇的意思是未成年而死的人,亦称“殇子”,后世引申为死去。殇,还有伤痛,伤心,悲伤的意思在里面,比如国殇。的确,如果是单纯吃的不合适如果产生了伤痛伤心乃至死亡,是很可悲的。
读书的时候听过英国女大提琴家杜.普雷演奏的大提琴曲《殇》,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史塔克说:“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也许只有顶尖的艺术家才能理解自己顶尖同行的水准,史塔克听得出,杜.普雷是用生命在演奏。好厉害的史塔克,真是一语成谶:杜.普雷1945年出生,1987年因患多重硬化病去世,生命短暂,才活了42岁。她用《殇》演奏了命运,演绎的却是悲剧。殇,一个不动声色便足以传达哀怨的字眼,一个令人欲哭无泪的字眼,它让人叹息生命的转瞬即逝。
今天我们用笔用心来记录下这段文字,用生命来觉醒和警醒人们-食之不慎可为殇。也算是对本书书名的完整的诠释,虽然有些酸楚,但是事实却存在,《尔雅》上说:“无主之鬼谓之殇。”作为现代社会的人的确要有“主”啊,这个“主”就是自己,不盲目,不愚昧,“知识改变命运”-相信只有适合自己的,正确的膳食保健理念才能带来健康。远离“殇”吧!《殇》--虽美,结局却总是那么凄绝!
所以我们编写本书旨在厘清谬误,倡导合理膳食,引领时尚新生活。我们拟从现代人之饮食误区、盲点及错误行为入手,以中国传统膳食养生理念及知识体系为指导,结合西方营养学及膳食保健的相关知识,分章节对人们日常膳食行为中的一些谬误进行矫枉存正。同时也介绍一些中医关于“忌口”、食物与食,与病,与药之间的禁忌等方面知识,以帮助人们认识或纠正饮食习惯上的错误之处,理性阅读和接受各种传媒报导的相关内容,避免发生“人云亦云”的错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