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听李大夫讲中医》之养生篇一
(2010-03-20 23:29:06)
标签:
养生保健阳气三月二月四月健康 |
分类: 中医理论 |
在之前的文字中,我们着重以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来为大家讲解了人体的五脏六腑系统和与之关联的形体官窍以及部分经络。旨在使大家建立属于中医的特有的看待人体以及疾病的思路,远离以现代医学眼光来求证中医理论的误区,也摆脱“中西医结合”这一听上去很“先进”,实际上很“混账”的理念强加在祖国医学上的阴影。
那么在下面的文字中呢,我们本着适用、实用的方针,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医养生中关于四季应时养生的部分方法策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的,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十二个月的脚步,去仔细体味中医季节养生的奥妙吧!这个歌诀应该不陌生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歌》
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们的二月开始了……
(读者甲:抗议抗议,为什么不从一月开始?!某作者:稍安勿躁,山人自有道理~⊙﹏⊙b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 志南《绝句》
二月是春天的开始,包含“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季树木抽枝发芽,万物复苏,大地一派生机勃勃。天地之气以调达为顺。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保肝,而肝主疏泄,和人的情志密切相关,所以保肝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在这里,我们要提出一个春天最普遍最常见的现象——春困。
春天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民间称之为“春困”。这是人体的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是,从春季养生的角度来说,这时可千万不要贪图睡懒觉,因为这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春捂秋冻”这一养生法则在此时依然适用。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棉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
运动方面,为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为宜,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春季推荐养生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