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一:浓茶“解酒”,人更愁!
传统认为酒后饮浓茶,能“解酒”,大误也!
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而且浓茶对胃粘膜具有刺激性,会诱发胃酸分泌,因此,喝浓茶对酒精损伤胃粘膜起着“双剑合璧”的作用。此外,酒精使血液流动加快、血管扩张,心跳加速,而茶中的茶碱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所以喝醉之后又喝浓茶,可谓“雪上加霜”加重心脏负担。
误二: 新茶味美,易“上头”!
所谓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所以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这样的茶被称为明前茶;雨水节前采的茶,被称为雨前茶,有些朋友以品新茶为乐。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类、醛类含量较多,所以饮新茶容易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特别是消化不太好的更是不要饮用新茶)同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新茶会使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可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头昏等“茶醉”现象,也就是民间说的“上头”。 所以有的人误以为是农药过量中毒,还去找茶老板理论,其实是错怪了人家了。特别提醒,买来新茶,泡开后,在空气里氧化10分钟左右再去饮用,可以减轻和消除上述“副作用”,当然消化病患者依然应该谨慎服用新茶。
误三:“茶疗百病”,不强求!
大多数人认为茶除了是一种可口怡人的饮料,也是治疗疾病的良药。但是,对很多病人来说,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还可使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患者心跳加快,甚至心律失常、尿频,加重心肾负担。此外,咖啡碱还能刺激胃肠分泌,不利于溃疡病的愈合;而茶中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变慢。还可以通过利尿,使肠中水分减少加重便秘。
本博提出的饮茶的箴言是:无过饱且不过饥,三杯两盏总相宜。酒后勿使浓茶过,不陈不新不痴迷。
(转载需与博主联系,否则视为侵权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