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通:行业全面推进助力业绩腾飞!
(2013-01-08 09:07:45)
标签:
数字政通智慧城市数字城管莫晓邨股票 |
分类: 公司研究 |
数字政通:行业全面推进助力业绩腾飞
CunShan
Investment
数字城市管理行业始于2004年,2005-2007年为试点阶段,2008-2010年为全面推广阶段。但实际进入全面推广是在2011年后,动力来自于政策推动。在政策大力推动下,行业将迎来全面爆发,企业也将迎来业绩的高速成长。本文分析了数字城管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在此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机遇。
一 数字化城市建设提速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首批10个试点城市于2005年试行,2006年第二批试点城市16个,2007年第三批试点城市25个,三批次总计51个试点城市。根据我们的统计,2005-2007年试点阶段,全国完成数字化城市平台建设的城市为41个,进度不如预期;2008-2010年6月总计有87个城市建立了数字化城管平台;2011年有39个城市建立了数字化城管平台。由此看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在2011年开始提速。从住建部发布的一些列政策与落实情况来看,数字化城市建设进度落后于预期━试点阶段有部分城市未按时完成试点任务,全面推广阶段实际效果也仅差强人意。为了落实任务,明晰责任,住建部于2011年把数字化城管纳入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2年发出《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地级以上城市推广工作,力争地级以上城市2012年底前完成立项,2014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工作,2015年全面建成。
2012年是我国数字化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的标志年。目前已有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50多个1已完成。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要完成所有地级和部分县级数字城市建设。我国有地级市333个(含州、盟),省会级城市28个,4个直辖市,目前已有167个城市完成数字化平台建设,未建地级及以上城市198个。省会级城市及直辖市基本完成首轮建设,因此未来3-5年将有198个地级市要完成数字化平台建设。一个地级城市建设一套数字城管系统需2000-3000万元2,则市场容量约[39.6,59.4]亿元,平均每年容量在[7.9,19.8]亿元区间。再看县级市场。我国有县级行政区域2862个(县、县级市、市辖区),假设单县数字平台建设费用500万元,则市场容量达143亿元。如果未来3-5年10%的县完成数字平台建设,则容量为14.3亿元,平均每年容量在[2.9,4.8]亿元。综上观之,未来3-5年数字化城管刚性需求预计在[53.9,73.7]亿元,年均需求[10.8,24.6]亿元。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此处的测算不包括已建成城市的平台升级及维护等支出,因此预测值偏于保守。
综上,数字城管未来前景广阔,短中期看地级市建设,远期看县级建设及地级以上维护与升级建设。
二 紧跟行业节奏 龙头公司最获益
数字政通作为东城区数字城管承建商及行业标准主要制定者,将最大程度受益于行业提速带来的市场机遇。本文该部分主要分析数字政通未来几年业绩是否处于爆发期 ,实质上是对公司未来几年盈利状况进行预测。
1.市占率之惑
从已知信息看,数字政通市占率超过50%,处于行业绝对龙头地位。但我们经过对公司收入规模及已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城市个数分析后,对公司市占率超过50%表示了疑问。根据我们的统计,2006年时总计26个试点城市完成数字城管平台建设,2007-2011年总计141个城市完成数字城管平台建设。假设一个地级市完成一套数字城管平台建设需支出软件开发费用1000万元3,则2007-2011年141个城市在软件开发方面的支出总计14.1亿元。数字政通主营业务中80%左右为软件开发,2007-2011年总计订单额约5亿元,占这期间数字城管行业软件支出的比约35%。于此看,市占率为35%。值得提醒的是,单个地级市完成一套数字城管平台建设软件支出费用假设高低将直接导致市占率底高。我们此处的假设可能并不准确,因从公司往年前5名客户金额来看,软件开发支出平均可能在700万元左右。假设一个地级市完成一套数字城管平台建设需支出软件开发费用700万元,则公司市占率为51%。此处重点分析市占率主要是为下文预测公司收入奠定基石。
2.基于市占率角度预测收入
在该文第一部分分析了未来3-5年数字城管行业市场容量至少为[53.9,73.7]亿元,年均需求[10.8,24.6]亿元。随着行业规模快速扩大,新入竞争者将增多,行业竞争将明显加剧,此背景下,数字政通市占率或很难保持50%及以上水平。我们假设未来3-5年,数字政通市占率为30%,则获得的市场容量为[16.2,22.1],年均容量[3.3,7.4]亿元。公司2011年收入1.2亿元,2009-2011年均收入1亿元。由此可见,未来几年公司收入将出现爆发式增长6。需要提醒的是,此处预测差异主要取决于变量市占率。
3.基于合同额角度预测收入7
预测收入方法较多,无定法。我们此处从合同额角度预测收入尚属首次,算是一次尝试,供参考!
表1:数字政通2009-2011年签订合同额统计
项目 |
合同额/亿 |
变动情况/% |
营业收入/亿 |
变动情况/% |
订单完成率4/% |
2011年 |
1.79 |
32.6% |
1.21 |
26.5% |
35.8% |
2010年 |
1.35 |
50.0% |
0.96 |
33.3% |
57.8% |
2009年 |
0.90 |
- |
0.72 |
31.1% |
80.0% |
数据来源:个人整理
假设2009年营业收入全部来自当年新签合同,则该年未完工合同额0.18亿元,结转至2010年并确认为收入。2010年收入中0.78亿元来自当年新签合同,合同(订单)完成率为57.8%,未完工合同额0.57亿元结转至2011年并确认为收入。2011年收入中0.64亿元来自当年新签合同,合同完成率35.8%,未完工合同额1.15亿元结转至2012年并确认为收入。假设2012年新签合同额增长50%至2.69亿元,合同完成率为40%,则2012年预测收入为2.32亿元,增长84%。假设2013年新签合同额增长30%至3.50亿元,合同完成率为50%,则2013年预测收入为3.36亿元,增长45%。
表2:基于合同额角度预测2012-2015年收入
项目 |
转入合同 |
当期合同 |
合同增长 |
合同完成 |
营业收入 |
收入增长 |
2012年 |
1.15 |
2.69 |
E50% |
E40% |
2.32 |
84% |
2013年 |
1.61 |
3.77 |
E40% |
E50% |
3.50 |
51% |
2014年 |
1.89 |
4.90 |
E30% |
E60% |
4.83 |
38% |
2015年 |
1.96 |
6.13 |
E25%5 |
E70% |
6.25 |
29% |
数据来源:个人预测
表2预测由于变量基于假设,因此预测结果仅供参考,提供可鉴思路。表2中,2012-2015年预测营业收入总计16.9亿元,年均营业收入4.2亿元,包含于[3.3,7.4]亿元中,一定程度上可说明预测并未离谱。如果未来发展形势乐观,我们表2中的预测值将面临大幅上调的可能。最后,再次强调,预测具较大不确定性,需结合未来实际形势对预测参数做出动态调整。
4. 收购汉王智通评析
4.1 收购意图
汉王智通成立于2010年底,主营高速公路领域的收费系统、称重系统、超速布控系统及安防领域的城市卡口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车牌识别产品领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收购汉王智通,是为了加强公司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领域的技术实力,并在智能交通和平安城市领域内挖掘新的业务成长点,完善和增加公司产品线。同时可以实现与公司现有数字化成立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等业务有机结合,为公司已有的200多家城市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8。
4.2 业绩影响
智能交通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表3给出了汉王智通2013-2017年业绩预测。
表3:汉王智通2013-2017年业绩预测
项目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营业收入/亿 |
1.25 |
1.88 |
2.81 |
3.65 |
4.57 |
增长率/% |
- |
50% |
50% |
30% |
25% |
净利润/亿 |
0.20 |
0.30 |
0.36 |
0.43 |
0.52 |
增长率/% |
- |
50% |
20% |
20% |
20% |
净利润率/% |
16.0% |
16.0% |
12.8% |
11.9% |
11.4% |
数据来源:根据《关于使用超募资金收购北京汉王智通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整理
2013年业绩将主要由目前未完工订单保障。2013年将是汉王智通与公司的整合期,如果整合良好将推动汉王智通现有安防业务快速植入公司的数字城管领域,提升合同金额及综合设计能力。公司目前已经获得国家地理甲级测绘资质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贰级资质,将有效拓展数字城市建设领域中的地理数据建设。因此,在未来的业务中,我们将看到应用软件开发、地理数据建设、安防建设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化管理方案,由此有理由相信,未来获得千万级大单的频率会较为常见。
表2预测了公司不含汉王智通业绩贡献的2012-2015年收入,结合汉王智通2013-2015年预测业绩,合并后的预测收入如表4,供参考!
表4:数字证通2013-2015年合并预测营业收入
项目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母公司收入/亿 |
3.50 |
4.83 |
6.25 |
汉王智通收入/亿 |
1.25 |
1.88 |
2.81 |
合并营业收入/亿 |
4.75 |
6.71 |
9.06 |
合并增长率/% |
75%9 |
41% |
35% |
数据来源:个人整理
综上,汉王智通属优质资产,收购将延伸公司主业并提升现有业务的综合竞争力,对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三 结论
综上分析,数字化城市建设正大步提速,由此带来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亦将进入爆发期。作为行业龙头,数字证通享受行业高景气的同时通过优质资产收购“添翼腾飞”,未来几年公司规模高速增长可期。
注:
1.此数据来自CCTV报道。数字城市建设与数字城管平台建设是两个不同概念,有区别但亦有紧密联系。本文分析均指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
2.此数据参见李东序同志2007年在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四个“不动摇”,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3.此数据假设参考了数字政通2012年底中标的天津滨海新区项目和洛阳项目中软件开发费用情况。
4.订单完成率等于当年完成额与获得订单比。此栏,2009年为营业收入与合同额之比,该种算法不正确,因为营业收入中还包括上一会计期间未完工合同额。但为了方便起见,此处假设营业收入全部为2009年订单。我们认为,2009年及以前,数字政通获取单笔订单额较小,当年收入基本来自当年订单,因此这里的假设具有合理性,对分析不构成实质性负面影响。
5.此处合同增长率考虑了其他业务增长情况,尤其是汉王智通的成长。
6.未考虑汉王智通贡献。
7.未考虑汉王智通贡献。
8.该段资料来自《关于使用超募资金收购北京汉王智通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