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吾所好

标签:
文化随笔 |
分类: 闲翻故纸 |
清明不再是阴郁着的,尽管前后依旧刮了风下了雨。确乎是见到了气清景明了,不只在心上。然而这种见到又似乎不够彻底的真切,还有些丝丝若浮云的情愫隐隐飘过,像旧时乡下淡淡一抹炊烟缭绕,总会让人念起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捡拾。终于同了这北方春天的些许迟疑,惟这般的徐行以缓,似才更像了人生本有的样貌。
每年总有这样一些时日,便念念在在,终不是当下的踏实。“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往事已去,每一瞬当下,都是久后的从前,虽五十步笑百步,终有些似了旧昔少年,怎不堪惜!
翻检是日,惟少欣悦的可惜,眼前有景不足道,更添黄鹂,便一句“选诗如选色,总觉动心难”以遣!最喜一句“只记花开不记年”,似将“花”字换作“颜”字才尤其是北地的妥帖,奈何牵及袁机(袁枚三妹)过往,再添一抹春云!
袁枚《祭妹文》叹曰:“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堂弟袁树哭曰:“少守三从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东坡亦有自叹:“垂死初闻道,平生误信书。”果为书误,亦或“命之所存,天实为之”?这究竟让我换字的“妙想”打起折扣:“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所幸诗书无多,尚能饱食终日,偶见花落水流红,竟生不起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朱敦儒《西江月》二首,其一曰:“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所谓运命,不过当下一瞬觉悟,一念在在,万水千山阅尽,积年累劫度脱。奈何身之所处,目之所及,音声往来,世事辗转,终难入于心者,惟字里安稳。便误于是,亦无怨矣!岂非宿命?果宿命者,何妨安之若素。果非宿命,“从吾所好”,便海阔天高,其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