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岁元夕,今又元夕

(2016-02-22 21:07:56)
标签:

随笔

分类: 自言自语

岁岁元夕,今又元夕

 

春助雨水夜半雪,晓来初妆素裹,虽怅怅然不见半点红湿些微绿翠,依旧打内心欢悦着这样一些文字:“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有抬头见喜的阔绰!北地春迟,也并不全是不好,同了《逸周书》鸿雁来、草木萌动的预言,总在恰当时刻予你些临去秋波那一转的提点,仿佛人生就此开阔,适合悄悄然颐养春机。

 

便春风里写下的愿望,亦不得已偶尔食言,像是一一经历过了的从前,一一看透,一一接受,一一兑现,一一体谅。“天色舒齐地暗下来,……草坪湿透,还在洒,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都相约暗下,暗下,清晰,和蔼,委婉,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连同自己的无奈,一个人的伤痛。

 

我是不适合穿衣入睡的吧,积习难改,奈何臂膀不复了从前!先是眠里翻转被睡衣缠扰得紧了,再是裹夹了睡单卷曲成一条长堤样的印痕硬生生硌在腰背间。混沌里醒来,反添了头痛欲裂的难耐,想是昨夜小聚一杯洋酒作祟,洗浴后汗未尽出、风未得散所至?照例起身开灯置水添火,八九片去皮生姜轻薄,十几粒鲜活枸杞温润,三五分钟上下沸腾翻滚,二三块菊花冰糖晶莹,入口寡淡,随手拆了“北京酥”丢进碗里,别一番香浓。

 

至微汗,痛有所缓。静观小小一碗水面,亦波澜暗涌,各自成色。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川。念起时间的流里,一隅的放逐,不管清静平和抑或水深火热,窘迫逼仄抑或坦荡开阔,皆不出一个人的宿命。或泼或倒或闲或饮,惟随波逐流不置可否,哪里都是方向,无处不可归宿。

 

久不放爆竹烟花,源于岁月和兴致,亦源于瞬间璀璨后悄然生出的寂灭如如,惟窗外声声炸响里一点生的气息尚存,现世安稳,内心苍凉。心里惦着一句“春天只是春天自己的春天”时,又是元夕。

 

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是明朝的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是辛弃疾、柳永的北宋元夕。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是李清照、朱淑真的南宋元夕。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是崔液、苏味道的盛唐元夕。

 

“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则是阮元、姚元之的清代元夕。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年。”读千古词艳万灯如海,不若一身所向的历久弥新意味深远。从前母亲说元宵节要一一点亮每个月光照看不到的角落,于是记忆里的元宵始终不离贫寒小院儿里的灯火错落,先是上屋下屋里屋外屋,后是猪圈狗窝鸡舍鸭架,从房门一路点出大门,再匆匆跑去江边看大人们兴致勃勃一路点灯过江,不分品次,不问寓意,只一串灯火的明亮旺盛,仿佛“二鬼摔跤”的一场热闹,大抵便是属于我的北方的灯火元夕了。

 

我所深刻记得的元夕,除去静夜里朴素的灯火和偶尔炸响的几粒烟花,最数油炸元宵的外酥里糯,一口咬下,香香甜甜一整年的回味。只是它们也和年味儿一样渐渐地淡去并终将消失得无影无踪。午间电话询问儿子是否吃了元宵,答以有也不吃。很少听他们谈起过去,许是年轻的好,他们眼里更多的是大把的明天,只是不知道能否等得到听他们也开始怀旧的日子,不知他们回忆起过去,会记得和说起些什么!

 

不管怎样元宵都该是明快的,昨夜起复整夜点起灯笼,让光亮尽可能照彻。昔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人张英、张廷玉,元宵佳节时老宰相应景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彼时门外花炮一声,小廷玉当即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读来别一番欢欣!

 

元宵的喜庆原是离不得灯谜的,只是不谙此道,连趣味也便打了折扣。勉强记得几个应时应景的,算是对于未知的一种寄托。以郭盛、花荣为谜底的一句“晓看红湿处”;以燕顺、时迁为谜底的“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欸乃一声月明中——《夜行船》;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等外品……辛词《青玉案·元夕》下阕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蓦然回首”遂记起《西厢记》送别一折的“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前几年曾以此为题写过一段说灯谜的文字,索性抄来应景,便旧人旧事一一重温,不一样的元夕!

 

万户捣衣声(打成一片),吕子明白衣渡江(蒙骗过关),武松醉打蒋门神(恩将仇报),卷我屋上三重茅(风吹草动),曹孟德中计斩蔡瑁(操之过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作梅、花袭人),共君今夜不须睡(贾惜春),严冬过后绽春蕾(时迁、花荣);一川横贯,双峰倒映(带),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慧),竖子不足以谋(翡),片云残月带三星(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俩),明月半依云角下,残花并落马蹄前(熊),他去也怎把心儿放(作),残花片片落空庭(庇),一鞭残照里(蓦),青梅竹马两无心(憧憬)……

 

晚饭一凉一热两道素菜,一锅煮汤圆,一锅蒸元宵,点起红灯笼,四围鞭炮起,一听奥古特俩俩对饮,岁岁元夕,今又元夕!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元宵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