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味年来薄似纱

(2016-01-18 17:05:41)
标签:

随笔

分类: 旧日情怀

 世味年来薄似纱

 

那时不知还有腊八粥,只吃到一碗金灿灿的黄米饭已是美到了极致,若还能薄薄地抹上一层荤油甚或白糖,油汪汪亮晶晶一口下去,分明就是年味儿提前发酵了的欢喜。苦日子也有自己的好,清淡素朴,容易满足,幸福来得迅疾而痛快,酣畅淋漓,不像如今的忸忸怩怩。

 

我确定不知那黄米的来历,连同蘑菇、粉条、干菜、粘豆包之类,多是乡下的亲戚赶集送来或是托人捎来。后来见过一些制作的场面和流程,才知从前一一解馋的幸福皆源于点滴辛苦温良用心,如果我的骨子里还留存了些良知和暖意,我更愿意相信那是拜从前所赐。生我养我的何止江河土地,更有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上推几代,我们都是农民。

 

后来知道了,大黄米由糜子磨成,小黄米则来自黍子。大黄米面适合做切糕,小黄米磨了面用来蒸豆包。相比于小黄米,大黄米焖出来的饭更粘更糯更香更软更润。知道归知道,味道已渐行渐远,旧时送米送面的亲人亦各自飘零,算来已有好多年没有正儿八经吃一碗香喷喷的黄米饭了!

 

旧民谣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我只记得前两句,因为腊八一过各家确都翻箱倒柜真金白银地开始了办年,不分贫富长幼,哪管几家欢喜几家忧愁,那是大人们的事情,似与小孩子都无关系,加之放了寒假可以满世界撒野,年前的一段愉悦足以抵得过一年来的清贫和无聊,印象不深才是怪事!

 

每与大哥表弟聊起旧时,满满的留恋回忆。几年前冯小刚在《我把青春献给你》里说: “幻想赚了钱建一个养老院,把最好的10个老哥们聚一块,吃喝玩乐追思会我全包了。后来发现十个打不住,怎么也得30个……为这事我失眠了,还得玩命干。”我理解那份因了年纪亦因了曾经而生起的怀旧以及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某种淡淡的惆怅,也曾与日俱增。

 

不管我们当下最在意的是什么,最初都离不开我们自己。每个人都从在意自己起步,开始在意明天,在意身边的人,在意关心的事,在意与自己最最密不可分的过往曾经。经历了人生风风雨雨,我们常常会生起些怀旧,那些人那些事都是我们一路走来的见证。远在杭州的大哥每每念叨的依旧是小时我们一同疯过闹过那个小村和从前伙伴,便千山万水,每次回来都要在那里流连数日,甚至通宵谈饮,一醉方休。

 

董桥《寥寂》里的一段文字,每令我怅怅然若有所失:“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话旧。可是,流年似水,沧桑如梦,静夜灯下追忆往事,他们跫然的足音永远近在咫尺,几乎轻轻喊一声,那人就会提着一壶龙井,推开半扇竹门,闲步进来细数别后的风尘。”

 

经常做梦,却很少梦到从前,梦到小时候,那些曾经都已长得太过真实,没有了想象的空间。梦里倒像个有钱人家的少爷,我确不知做有钱人家阔少爷当是何种感受,只觉得那梦里的用心和为人尚好,心里揣着别人,就算那可能变成真实的自己,总还算不得暗室有亏!或是白日里想到的一些,梦里竟有些苍老的心境,像冯小刚一样思虑起将来了。

 

网上看到德国老人的“同居养老”模式,这似与冯导的想法有了某种契合,按理是最适合中国实际的一种。自小熟识玩大的一伙,秉性爱好相对了然,虽隔了岁月风雨洗礼,依旧存些共同的经历以飨谈资,总比陌生人的素昧平生来得自然而亲近。即使那有违了初衷的形体、容颜、性情、脾气让从前的熟识打了些许的折扣,便若吃不来,玩不来,只剩了“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细数从前的一幕,亦如一弯旧时月色,暖意如初! 

 

放翁诗曰:“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北地春天还早,好在已飘过几缕年味儿。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碗只属于自己的腊八饭,各自颜色、味道、心境,只沾了些许旧时年味的,都是我所喜欢着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