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未曾有,心净踊跃

标签:
随笔 |
分类: 自言自语 |
同时拿到几本新书,掠过《你是我不及的梦》,还是先拆了《得未曾有》。未知从安妮到庆山的心迹,只书名里约略些许禅意,有此时未满的心境,一个人走在路上,虽坚持却又存了诸多可能的未来,遥远的意义之海。
即使当下安然静好,依旧期待变化里的微茫,假他人之眼,照彻自家心境。
三毛散佚作品,姑信她确是出自三毛,亦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原由,总有她不发未发的初衷,即使偶然的错过。如今翻了来结成集子,未必三毛本人所愿,内心未免多出几分隐忍,终是因着旧识而不是什么窥探心里淘了来,想着翻一翻旧时熟悉的味道,翻出几片梦里落花,也未可知。
世间每一次相逢,都是为着告别的预演。于《你是我不及的梦》里闪于脑际的一句话,心底涌起一股异样,两眼泛潮。
世间哪一日不是告别中流过,那年那月那时那刻,一张笑脸,一个手势,一次对仗,一捆柴草,一弯新月,一片野草,几声蛙鸣鸟啼残梦,是耳边奏响的李叔同的《送别》,惊觉当下,每一时每一刻,都该是开在生命里永不凋落的美好。
入了伏,按惯例确是北方的雨季了,却不是我喜欢着的淋漓的痛快。
琼粤桂被台风了,南方多地被暴雨了,连同漫过了我一直惦记着旧地重游的凤凰古城,你还要怎样的痛快?
角度不同,身份各异,很难有一份感同身受。谨以我的过于平淡里的忧郁,向这些水深火热里挣扎的,飞到空中又要落下的人们致上一份平安的祈祷。
也许真正的平安,不在这个世间!
家装叫醒了我的患得患失,此前不曾预料。
意识为物质所奴役再度突显,我将其归咎于囊中羞涩。如果去了拮据的牵制,家装或可成为一次有趣的旅程,关于切身的,未来的,投之以期许的每个晨昏。
无非是要安放了自己,居其中时不至多生穷困潦倒世态炎凉,说到底以所存境况取代内心安宁,脱不去浮华世风刮过的影子,有生之无端悲哀隐现,是我以为的无聊且无法摆脱的挣扎。
这不是我所擅长的世间,得一隅而存活,以真诚滋养生命,一丝一毫,一分一寸。
看得见的未来,肉体甚至灵魂为着些自制的割据所圈禁,日复一日,未死待亡。
其实这个世间都有着每时每刻的不同,因了你的心境的流转,如云随风,如影随形。
那些看到世间不幸的人们,只是刚好途经了一段风雨如晦,如果你不相信明天还有一个崭新的太阳升起,鸟会复鸣,花会重开,便注定在幽暗苦痛中度日如年。
每见风吹草低,我的心便就是那凄凄芳草,不去看风的方向,只偶尔风静的间隙整理下头发,任它西东,我自舞蹈,风起风住,都是一派自己的景致。
有风吹过的日子,不再下意识竖起汗毛掖紧衣襟,生怕风大刮去了我的灵魂。
“在任何环境和工作中,我都没有放弃生活。有时候,它只是纸杯里,养活一株生姜碧绿的叶苗;有时候,它只是下班后,小公园里,看看花木。可是,如果没有那些看似矫情的片断,我就找不到生活的痕迹。”(人间草木《老年生活》)
这让我记起周作人《北京的茶食》:“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这样的话,即使窘迫里,亦让人于卑微处生出些微期许,给人希望。
任何的时间里,当你还记得起生活本身和此生的意义,都希望有微笑于你的眉眼间泛起,像是自内而外盛开的睡莲,那才是真真切切对于生活的回馈,对于自己的善待,是真实的不曾迷失自己的时刻。
你若细看,每个世界都是恰好的周全,又恰好的缺憾,一分不多,一厘不少。
草的茂盛昭示夏的深厚,喧嚣里自有一份气度,是我欣喜的尽兴的包容,如长进我身体里的触须,每一丝心动都是火热。
早上儿子微信说:“起床看向窗外,一样的天,不一样的风景。”借来一句《妙法莲华》回他:“得未曾有,心净踊跃。”
人生无非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