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自言自语 |
不翻书不写字,身心还能安稳,日子还能静流,也算得境界。
人是靠了积习度日的,醒了睡了本无所谓,当下不喜不悲,便是善存。除去无常,世间再无永恒可言,连同生老病死。
斜月弯挂,雪满关山,日落长河,风嚎鸟嘶,哪一件不是歪打误撞的偏得,谁予计较!若思想失去自由,人便真真落得囚徒境地。自由,不可言说的美好。偏偏,有那么多心甘情愿者,喜欢将自己尽数奉上,定要寻得主子做成奴才而后快。
所谓意义,此时此地此一念间,我以为值得的,欣悦的。无论这欣悦源于憧憬、希望,亦或一瞬的心血来潮,灵光一现。人生,有时一瞬也就值了,若拈花之微笑,无牵无绊。
身边常有这样些人,用激情点燃生命,葆有热切,孩子样鲜活。品茗咀嚼之余,微生出些愧意,于生命,于过往,于难得一见阳光灿烂的日子。
今冬寒缓刑柔,宽余阔绰,前所未有。阳光明媚的日子,初雪微融,屋檐冰溜润泽,滴水成帘,分明一眼春意阑珊,天涯咫尺。几声冰溜子摔下的脆响,恍惚旧时淘气的不羁。谁说韶华易逝,每抬眼低眉,总在心头。
每元宵至二月二间进一趟山,差不多已有七八年光景。滑雪之余吸些洁净空气,住聚宝楼,吃藏家菜,喝野山葡萄酒,品上好铁观音,听善说者或轻松或严肃娓娓道来调侃逗趣,间或泡澡、慢摇、K歌、吹啤,挥汗如雨后,倘还有些余力,继以逛街、打牌、闲聊、翻书、倒头睡去。待天光再亮,一顿早啤的热烈,生生将告别演化成一场盛宴,仿佛人生刚刚开始,尚有大把的光阴可以拿来随意挥霍,于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硬是骗得自己信了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的,一眼浮华。
今年确乎有些早了,早得连自己也不很确认的奢侈。泡澡取代了狂饮,品茶替换了打牌,就连一年一度的早啤,亦经不住山上积雪的诱惑,破天荒二次进山,放心地将自己交予雪野蓝天,尽情驰骋,任意西东,有久别回家的感觉。缆车上一杯咖啡香浓,更添暖意,原来生活可以是这样的!
订了一年度《台港文学选刊》,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细读寥寥。下一年度?让纠结也踌躇一下吧!看看我的那些还不曾拆封已成旧字的书堆,明显多了一抹阳光的痕迹。若是美好,就还其美好如初。岁月静好,放在哪里也还是静好,即使尘封了的,亦是另一时空别样际遇的鲜活。人之欲,所求甚多,加以善待则甚少,莫若颜元“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的释怀。
却不料,最近一期遇到簡媜,《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大陆尚未出版,台版要136大元,1-3个月发货。能翻上几页,还不是仰赖了《选刊》!
『我们的一生花很长的时间与心力处理“生”的问题,却只有很短的时间处理“老病死”,甚至,也有人抵死不愿意面对这无人能免的终极课题。然而,不管愿不愿意,无论如何挣扎、号叫,“老病死”联合账单终会找上门——先找上我们的父母,再找我们。大约四五十岁开始,我们得先承接父母的账单,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和着肝肠寸断、甚至满腹怒火付完了账单,接着,轮到自己的了。
“老病死”不仅是社会也是家庭、个人的总体验,不仅只是肉身衰变,亦同步涉及家庭伦理、经济、法律、宗教信仰、哲学素养……这些仓储,若等到事到临头再盘算,往往太迟。一个人老了,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家庭的事,整个社会的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走这条路的人怎可毫无准备、顺其自然?一个毫不准备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他把问题丢给家人及社会。』
许是近来的《老有所依》,抑或身边“老病”的越发多了起来,忽地怀念起父亲母亲。他们在尚能自己时选择了离开,看似大好光阴戛然而止,悲痛惋惜报憾之余,是否因了他们成功躲过这道“老”关而生起些安慰呢!若他们得以“老”境,抛开病痛龙钟的无奈,以我的境况心态秉性,当以何颐养,以何自处?于他们,是欢娱安适满足,亦或凄清悲凉失望?我无从确定!
若假我以时,得以见证“老病死”全程,我要代父亲母亲过一回人生:六十行旅,七十看花,八十怀想,九十喃喃而自语,……我深信,人在懂事前、糊涂后最是神明,与自然万物共生,得天滋地养,个个都是天使。“笑意自内心深处浮出,无边无际的自由与愉悦荡漾而来,只存一念:带我走吧,风,我是落叶,我是空。”
五代南唐冯延巳有《长命女》诗云:“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似出于白诗《赠梦得》句:“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隔了一千多年,心境尤在。惟愿之难遂,念念在在,今古相通矣!
又一周末,阳光依旧。鹏发信息来:“准备开路啊,又到周末了!”羡慕归羡慕,喜欢归喜欢,可不敢这么勤,好日子也要悠着过的才有滋有味的吧。
匆匆11天又去,仅行百余里。凡98天,行128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