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心安处是吾乡

(2013-04-15 22:13:58)
标签:

杂谈

分类: 自言自语

 此心安处是吾乡

 

四月的北方,依旧裹在料峭春寒里,难得些许的热烈。春色尚远,开在心上,萦绕耳际的,想像里的草长莺飞,花开有声。这样的夜晚,除去看半空清冷里的一弯新月,便只剩了文字的暖意,偏偏又添了些许的心不在焉。

文字,便是一个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读一个人的字,便是看一眼,体悟一下这个人眼里的世界、人生,假如他写字时是真诚的、踏实的、不自欺着的。

文字,作为传递思想的载体,最接近忠实地履行着写字人的良苦用心,与语言比较,总觉着来得更为踏实、积淀、厚重、耐久、温良。如果不是,便不足以流传,亦便是经典的力量。

只是一些时候,因了人事变迁、朝代更迭而无法“一以贯之”,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罢黜百家,历久不衰而清尤甚的“文字狱”,都是时不逢生,或是生不逢时,不是错过了,便是毁损了,丢掉了。而人生不过百年,得遇些好的文字,即使那好也仅是自以为是着的,也都算得一种幸运。

不知道去了这些煮字当茶的时光,吾何以自处。亦不知这壶中岁月,于人何益,于己何安?又何以断定便不是“贪看天边月,失却手中珠”的?

人性的难堪,总免不得的计较,亦因了这番计较,而失了当下的欢娱。

木心说:“文学,有本事把衣服脱下来。多少有名的文学,靠服装、古装、时装琳琅满目,里面要么一具枯骨,要么一堆肥肉。庄子的衣裳就很讲究,汉人喜欢宽博,魏晋人穿得潇洒,唐人华丽,宋人精巧,明清人学唐宋衣冠学不像,民国人乱穿衣,乱到现在,越来越乱。”

衣裳总是需要的,于无法一眼明了洞穿时,那是招引着的艳羡,是端庄里的肃然起敬,是“西方净土”里的七宝楼阁,上覆珠络,……若因了羡慕衣裳的华美而自修出一派内在的美轮美奂,随之生起些去了华裳的自信也是有的。

于古诗词曲赋的情有独钟,一些时候却并非仅仅因了文字本身。我们说那些诗词曲赋让古人写尽了,亦常常是因了昔日的景物凋敝人事代谢,那些生发文字的环境氛围缺失了,再拼凑些文字的如何华丽,终是难抵当下的不堪。尽管对于旧时的想像可能偏于唯美,那些文采里的会心会意确已根深蒂固,对于今人仿古的文字,如何也上不得心,更说不上褒贬,惟不置可否。

江河万里,泥沙俱下,若不肯随波逐流,便要甘作浅底清流,或是堤上一抹,少了一日千里的风光,去了奔腾咆哮的气焰,静看日升月沉,闲听人寂花落,一些时候,一些人眼里,未尝便是不好。

读书的目的,粗略想来,大抵如下几类:一类功利的,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成家立业,有所担当;二类明理的,知荣辱,辨是非,见贤而思齐,见不贤当思己过;三类虚荣的,妆点门面,小有卖弄,腹有诗书气自华者;四类寄托的,超越了文字之外的,行而上的,升华了的;五类玩乐的,如了小孩子的过家家和稀泥,单纯的欢喜、快乐、开心、忘我。

细究起来,前四类都可归以功利。若以功利之心而入,至没了功利心的沉浸,大概便是渐入了读书的佳境了的。

至于写字的目的,大抵亦可分成五类:一类为稻粮谋,其心态境况,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就个人经验,苦多乐少,即使自己喜欢着的文体,但凡命了题的,便失了兴致。二类不平则鸣,胸有所累,不吐不快,却又碍于时政,婉转微言,此古文字得以流传,概同病相怜者居多。三类求兮索兮,为知而知,或以商养学,或以文养学,志不在字而字自成体系。四类自娱,如读书之玩乐。五类菩萨心肠,高瞻远瞩,耳提面命,苦口婆心,此多为圣人之言,传于世也。

细究亦不外两类,一类为己,一类为人。若以为己而入,终至利益大众,便算得静安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也,未必定要经历“三种之境界”。

翻得于右任先生的一幅对联:上联“不思八九”,下联“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如意”者,俗称“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

苏词有:“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先生之“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便如何不得如意,如何不得心安的呢?

 

注:

三种境界”,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此心安处是吾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况味
后一篇:丑末寅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