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除夕一岁除

(2013-02-11 16:52:19)
标签:

除夕

守岁

有余

平安

杂谈

分类: 拈花微笑

除夕一岁除

 十几年前初涉网络,流行过一段拆字对对的游戏,一朋友出了“中秋八月中”,我对以“除夕一岁除”。后来知道,“中秋八月中”是金圣叹的对儿,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长老出了“半夜二更半”给他,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金圣叹因哭庙案被腰崭,临刑时正值中秋,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中秋八月中”的下联,史称“生题死对”。

所谓无知者无畏,这般“生题死对”竟也敢没大没小画蛇添足,自惭之余,未免斟酌起出题者的用心,既知“中秋八月中”,也定是知道那背后的故事,存了心要看笑话也未可知!如今想来,倒也怀了份感激的释然,所谓“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还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吧。

对于“半夜二更半”,我始终解读的不够通透。二更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二更之半应该是晚上十点,而半夜当指午夜,应该三更才是。直到读到“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心下方得以释然!这里的“二更半”当指一夜五更之半,五更的一半便是二更半。

将时序换成了数字的加减乘除,原来古人并不都如书中文字一样的古板,一些时候反倒比现代人情趣得多,老子、庄子自不必说,连孔子也有类于“三季人”传说的可爱,旧时尊学孔孟总是一脸的严肃,确是以出凡入圣而化之,自然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高在上。孟子早就说过:“食色性也。”像是对孔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提炼。其实任何学问,无论怎样高深,也都是源于生活、回馈于生活的,它就在我们身边,舍此,所谓的学问也就没有了意义,没有了情趣。

据传唐朝女诗人李季兰出家为道士,和茶圣陆羽、诗僧皎然相契,常和众诗人唱和,戏谑调笑,不拘礼法。在一次与众诗人乌城开元寺汇集时,得知诗人刘长卿患有氙气,便以陶渊明的一句“山气日夕佳”来调侃,山音同疝,暗指刘长卿的疝气。不想刘长卿从容应对脱口而出,也是陶渊明的一句诗:“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这样的场景,活脱脱市井生活写照,与今天的脱口秀一曲同工,率性洒脱,尽显各自情趣。今年的央视春晚,多有类似的一语双关,若讨得欢喜,亦算得一种个人品味和情趣,毕竟过年,不需要过于严肃的面孔,既是娱乐,开心便好!但私以为,总该有个度的,不能把别人的生活一概相像成自己的天地,拿低俗当幽默,以为自己还是未央着的,若不是卖盟,便是未经世事,怎么看都不够端庄!

从陶潜、大小李杜到李煜、苏轼,再到纳兰、曹雪芹,怎样的环境产生怎样的文化,但能走多远,却又都与每个人的性情密不可分。“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若换个角度、换种情境来解读,是否便更加韵味深长而情真意切了呢!有自己的文字,才算得真好。于字里读得出自己,才算真懂得。许多时候,我们都在认认真真的曲解本意,老老实实地自欺欺人,本本分分的自以为是着。

相比于“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叙述的单调,我更喜欢自己这句“除夕一岁除”里蕴涵个中滋味的厚道!月穷岁尽,那“除”里纠结了去旧的快意决绝与留恋不舍,迎新的雀跃欢欣与惴惴难安,毕竟悄悄流逝的越来越多,而可期可盼的越来越少了!而那“岁”里,何止光景岁月旧时过往,分明曾经的美好大把的青春,再也回不去了!这样想着,便又记起曹操的《短歌行》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连同眼前这句“除夕一岁除”,一字一句,织就了千丝万缕的百感交集,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旧时除夕守岁,没有电灯,更没电视,守着漫漫长夜里一眼星空,点点灯火,张张欣然笑脸,提着自制小灯笼走东窜西,手中小鞭儿噼啪作响,夜空偶见零星烟花惊艳。苏轼《守岁》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的句子,可谓生动!

千呼万唤中,终于守到午夜时分,屋里开始热气腾腾煮饺子,窗外响声震天接众神。许是沾了众神的光,至今仍喜欢闻那烟花的味道,得了神的助力,逐渐缭绕开来的,是满怀激情美好憧憬,无论生活如何艰难,那一刻,人人都是一脸的美好,眼光里满满地荡漾起希望的潮。吃的穿的戴的,是一年中最好的;面孔语调动作,是一年中最轻柔的;神情心思愿望,是一年中最虔诚的。这般谦着让着等着盼着,以一场“年夜饭”守得旧去新来,日子并不见多少起色,记忆却已刻骨铭心,也算得岁月的一种恩赐吧!

如今已不复了旧年的暗淡宁静,张灯结彩电脑电视烟花礼炮,热情而奢华,却莫名的若有所失。人也似乎少了旧时的从容,等不得午夜到来便早早地开始宣泄,比起旧时的守岁,更有些讨春闹春的急切。这个春节,因了不曾有过许多念想,也便说不上多少失落,切菜炒菜和面拌馅包饺子,凡力所能及,皆从容就绪,确也安然。惟烟花散尽酒足饭饱人静声稀,又会念起些旧人旧事,像极了父母给过的“压岁钱”,独自享受。

岁岁除夕,今又除夕。午夜过后,街上恢复了冷清,新春的夜空难得的宁静。陪孩子们放了些烟花,感受了一份年的味道,索性穿街越巷,一一看各家灯火阑珊。

年年岁岁花犹相似,岁岁年年人却不同。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时刻,或许人人心底都有些说不清道不白的东西吧,便化做祝福,随了除夕的烟花,寻灯火而去,散进千家万户,祈求年年有余,岁岁平安吧!


除夕一岁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两日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