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不迟
(2011-11-11 22:54:03)
标签:
宋体《吕氏春秋》北京的茶食当当网午后阳光杂谈 |
分类: 闲翻故纸 |
隔了窗,午后阳光轻抚,柔柔暖暖,丝毫没有初冬的寒意。远近的车声人声错落,一派安宁祥和,象极了想象中的尘世,那样一些认识不认识,亲与不亲的人,都在这样一片天地里繁衍,生息,悲欢,离合。一出还未散场的旧戏,不早不迟赶上了,说不得便要驻足,观赏,迷恋,沉沦……只要还有些喜欢着的,都不失为美好的人生。
周作人《雨天的书》“北京的茶食”里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于人,读书便是很有些象了茶食的衣钵的,许多时候已不满足停留在获取知识,增长见闻。如昆曲之折子戏,情节已耳熟能详,所观所赏,只在行声韵味之妙。文字之美,亦在味道:同一事物,揉在不同的字里,便有了四季般,异彩纷呈,各入法眼。只那字里行间,不如春夏秋冬的一目了然,需入得门境,或隔窗一窥,寻声而醉,便要看个人本领,见识。这又应了《吕氏春秋》之妙语:“凡遇,合也。时不合,必待合而后行。故比翼之鸟死乎木,比目之鱼死乎海。”
花了半天功夫,于当当网搜了60几本书,结算时10几本无法送达。其实近来的书堆在身边已很多,无暇细翻。为何还执于找寻,怕是和老先生一样,介怀于“好点心”的少吧。
人生来便是握了一张契约的,用一生坎坷来写自己的签名。虽然不知道约期,但那目标已摆在了那里,并作为生命的一部分,随时随地准备着解除,终止。既然还有明天可以期许,也就用不着急切地打发掉今天,捡些喜欢的事物,用心做了,也不枉负了初心。
良夜端坐,我从昨夜里醒来。窗外,满月的光已洒了一地……
人生,本就是相遇成一场美丽的事,不早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