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2011-10-01 23:22:04)
标签:
宋体灵山塔人民英雄纪念碑张爱玲私语录中外古今杂谈 |
分类: 拈花微笑 |
扒开眼便想着吃什么,既是现实的无奈,亦是生之趣事。食色性也。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按步就班的久了,人便被机械了,牵着时间的手,甘愿是个孩子,再做不得自己的主。有时停一停,是为了更加的多快好省。如同开车,最重要的,是在该停下时,停得下来。否则,后果自负。
于一个清晨憧憬的人生,一定是不周全的,却可能是另辟蹊径的,常常忘了睡前的超脱的。据说,一些僧人睡前,将鞋子朝里放在床下,钵盂倒扣于香案上,随时准备离开的了无牵挂。太阳醒来,又多了一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该做的事,生活便是美好的。
儿子回来了,这是他的家。无论走多远,家,始终是方向,是温暖。即使回不去,看不到,家也还在心里,拖不垮,打不烂,岁月也挡不住。
季节走了,也还会回来,因为心在这里!一百年长吗?嘴里叨咕着度日如年,心里却是恋恋不舍。一天短吗?一念即可以是天涯的,每个人都有许多机会,在这一天中获得正念。“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当你遇到棘手的事,或是想要埋怨,恼火,一筹莫展时,忽地脑中会想:“若是换成了他(她),将如何处之?”那便是良师益友的了。自己有过的,才知张爱玲是在讲真话(见注)。很用心的恭维,已接近赞美。讲得出理由,便又多了份真诚。若再拿自己来比较,不是赞赏又是什么呢?最难得的,还有另一方的照单全收,便是“自以为有意思”的话了,无人处会心一笑!
本是说给自己的,敲成了文字,便“春梦了无痕”了。如别人的文字,做了耳边风般。于人是一种辜负,于己却是怀玉乞食。
自己的眼睛,习惯于看向外面,满世界寻找,却忘了,自身便是一座宝藏。“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想把自己淹没于文字中,却始终如小舟,浮其上,于柔柔的光中,随波逐流。意象是不讲道理的,才开口,已失了踪影。心里的语言,本不适合着于文字。文字一出,便定了格,不再流淌着韵味了,只剩了语言的框架,苍白的壳。三毛的话:“爱如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错。”
总是一天过了,才匆匆记些片断,少了即时感的错位。假期第一天,反不如工作时的“闲庭信步”。张爱玲说:“做你明明不喜欢的事,还是能够好像很有兴趣,在‘坏’中看见一点‘好’。何况并不怎样的“坏”,尚有什么是值得报怨的吗?一家人守在一起,平淡着,无聊亦是好!
上午的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很有必要!
人是要有思想的,算是愿望,不如就做了标题吧。
注:《张爱玲私语录》:“苦中作乐,善用人生……中外古今不知多少人说过这种话,其实无论什么宗教也不过教人如此,……我所见言行一致的,只有你(邝文美),虽然你从来不说什么。你的涵养是真值得佩服,连在最小的事情上都对我有极大的影响。例如:开箱找东西时忘记把毯子放进去,又得开一次,本来要怨烦,一想起假如是你,你一定怎样——我就不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