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
(2011-10-02 23:54:36)
标签:
宋体生活目标一日三餐温饱我行我素杂谈 |
分类: 切切丝语 |
但凡有时间,自己还是喜欢,把一日三餐,吃成家的简单。即使小聚,也是在家的更朴素,踏实,安全,装点门面的除外。旧时待客,必是拿出家里最好的,那份真诚,已难得了。
吃穿,本是为了温饱。一旦流于溢美,便成了标榜,炫耀的工具。旧时生活目标,若能吃香的,喝辣的,穿新的,便是很让人羡慕着的满足了。如今已不同,欲望似成了无底洞,少有知足,满足的。一些时候,却又似与欲望没了关系,只被习惯推着向前,至于走到哪里,别人不明白,自己也说不清。沉湎于物质里久了,精神已锈迹斑驳。一场沉醉醒来,偶尔会问自己,这便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假期很好,一些人眼里的无聊,于自己是难得平淡的安宁。少了奔波的辛苦,滤去应酬的无奈,不劳牵挂,也无忧烦。比起费尽心思,拥挤在路上看风景的长途跋涉,委实从容了许多。至于见闻收获,未必就是外面的才好。生活非此即彼,有失即有得,自己高兴才是根本,用不着去艳羡别人。有时,一些表面的光鲜下,也并不都是快乐。
教孩子些洗碗摘菜洒扫做饭的家务,不单纯是想培养技能,还有耐心,专注,爱惜和包容。人的一生,能做的伟大的事并不多,更多的是些平凡的,琐屑的小事。小事做得如何,有时候便影响着日常的心情,甚至一生的幸福。今天的孩子,许多已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怨不得孩子,大人浇灌出的果实。有句俗语“心灵手巧”,简单的家务,亦是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慧心和作为的。儿子摘芹菜的不耐烦,活脱脱旧时的自己,而那姿态竟左得有些可爱,想笑却笑不出来。包饺子,便是讲了要领,依旧的我行我素。也许在他们的头脑中,这些个约定俗成,都是可以打乱从来的吧。至于该怎样的重来,确乎也并没有想过,多是自以为是的了。所谓人生的经验,在孩子的眼里,可能便是守旧的代名词。有时真想钻进去看看,他们到底是怎样的想法。人不怕无知,怕的是对无知的固执与坚守,看什么都不在话下,做什么都似是而非,那已不是做得做不得一件事的简单,而是思维的一种残缺,即是缺少正念的了。
倒是希望自己是言重的了,希望着这种浮躁只是成长中的一段痛楚,一个过程。如同温饱了的人们,不再看重吃穿的平实,总有一天,当他发现了自身的品质和内在的优秀,世界便成为崭新的一样。毕竟未来,他们是要做成主人的。用不着花心思取悦别人和自己时,才是一种强大,一种回归,回到生活的本质,本质的生活。然而我看到的,依旧是一段漫长。
也许我不该,这么急切地想着他长大成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能快乐些总是好的。即使自己等得,即使为父母的是永远的港湾,社会等得吗?岁月等得吗?幸福等得吗?似已忘了自己,那时父母是否也曾担心过,急切过。无论怎样,都有属于每个人的生活,今天,只是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却只有自己最知道,也只能是自己的事了。
说是无牵挂,总还算不得清静。唠叨得多了,自己倒成了婆婆,若惹了人烦,便也算是往心里去了的。原来生活,便是这样日复一日平常着的了。
夜深了,秋的寒亦深了。白天走路时,已忘了是否有燕子掠过水面。不知明早窗前,可还有她美丽的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