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破一生心

标签:
宝塔山延河水宋体蝴蝶泉题诗后杂谈 |
分类: 如是我闻 |
许是昨日下了雨的,早上的阳光虽好,却是凉得有些突然。只穿了半袖,风一吹,竟起了些细细的鸡皮疙瘩。原来他乡的夏日,也可以这样的凉爽通透。没有了雨,延安的街道便多了些烟尘。车流比想象的更加稠密,只约略看了,名车确是不少。难怪导游说,陕西最富的地儿,已非陕北莫属。厘不清之间的牵扯,但延安,比传统印象中的,到底要刮目相看得多了!
与昨日晚餐比较,早饭已好了许多,式样并不多,却很合口味。同是北方的缘故,并没有多少的不适。红小豆大米稀饭,小米粥,小馒头,肉包,蛋糕,煮鸡蛋,凉粉,土豆片,青炒角瓜,若不是离不开荤腥的,清清淡淡的倒也挺好。睡得晚了些,精神,胃口并不是很好,却也并未节食,想着一天的车程,只要不多,积累些能量也是必需的。
来老区,最初有着一种朝圣的心理。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红旗所指,晴朗的解放区的天,那片充满自由,孕育和平的土地,不只是那个时代多少热血青年,爱国人士心中的乐土,亦是后来人景仰,崇敬的圣地。只是匆匆了的,近于走过场的走马观花,来不及真正走进延安,真切亲近那段岁月。靠了些旧址,旧物的回顾,加上些已积累的,不知还算不算是尚未过时了的零星知识,勉强拼凑一份想象的画卷,于眼前,心上逐渐展开来,权做了一份缅怀!这样的旅行,究竟算不得游山玩水。山,是远观的山。昔日印象中的土黄灰白,这样的季节,已是满山葱郁,被映衬了的宝塔,宝塔山,竟不是印象中的了。恍忽间,过去,现实已有些分不清的。这样的与时俱进了,内心颇不习惯。如同当年去大理,看蝴蝶泉的,失望之余,竟多了分遗憾。至于水呢,也已远非昔日延河的丰沛。据说上游修建了水库,截了流的,却没有细考,那截流要多久才能饱和?干涸的延河,何日再能润泽!无论如何,我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了。
说到收获,总是有的。除了见闻,多些话语的资粮,最值得的,该是一种对信仰,主义的现实的理解。无论这信仰,主义是何种的,于人于己,都是令人敬重并无坚不摧的。说心里话,用传奇来描述这样一段历史,似乎是不公的,不够严肃的,也确乎并没有这样官方的定义。但在我的心里,那确是一个传奇,一个终将被历史铭记的,不朽的传奇!而这传奇背后,却隐藏了桩桩件件的必然,这便是选择的历史,历史的选择。一群热情的,有着热切憧憬的青壮年聚在了一起,没有面包,没有牛肉,土豆,甚至没有生命,生活的保障,随时可能被突如其来的人为,自然灾害击倒,永不再起来的。只因内心怀了一份理想,或救国,救民,或追求内心的渴望,便于穷山恶水间苦中作乐。这样一种精神,与成佛前的净饭王子的艰苦卓绝,有过之而无不极。“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的信念,若不成正果,舍我其谁?!
从杨家岭,到枣园,再到王家坪,一处处故居,旧址走来,心里不免生出一句“用破一生心”来。不记得是谁的话,确是极用心的。当年贾岛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后,曾做《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至今,“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于我,依旧没资格赏的。并不是诗人的狂放,倒是一种旷世的豁达与自信,亦如同老僧入定后的解脱,“今朝尘尽光生”,注定便是要“照破山河成朵”了的。一些人,注定是为一些事,和另一些人而存在的,那便是使命和价值。所谓“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总要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好。每读历史,心里总是惴惴着的,一则怕自己会错了意,委曲了先贤。一则又担心前人注解的误漏,跟错了方向。毕竟人是千差万别的,面对面尚不免误会,何况历史,何况传承。于是便不敢轻意放言的,只“学而时习之”的,“温故而知新”着了。
出行,亦是怀了这样的心情,只看不说的好。然终是市井的鸹噪,未能免了品头评足的毛病,也便免不了怡笑大方了。不如打住。
对了,西北的太阳更胜了东北,出手便会灼伤了人的!(2011.7.7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