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的柔媚多情,丝毫并未减弱,依旧不曾沐浴着西安的阳光。隔了雾的窗,不能尽望的黄土高坡,倒没有多少的遗憾了。听导游说,那已披了绿装的,只浅浅地黄土的本色,透着神秘的亲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鼾声此起彼伏,伴了车声的隆隆,倒有些催眠的味道!因放了《家N次方》,和车的迟缓不定,确是并未觉得如何的困了。中间“唱歌”时段,游人如织的感觉已深入人心,也让剩下的行程更加的匆匆着了。
细雨中的黄帝陵,伞影幢幢间,不失庄严。与十几年前比,富丽了许多,也现代了许多。却少了旧时的纯朴,宁静。为着照顾我的Nikon镜头,十元一把于景点处买了把伞。打开来发现,与当日于杭州灵隐寺六元一把的比起来,竟粗糙得不堪入目了。毕竟那是“天堂”的了!反正是应时的,能暂时挡些雨便是好的。
故地重游,总是习惯的找些旧日的影子来对比。说是物是人非,也不尽然。人是非了,当年一同来此拜祖的,确是有已经不在的了。而那合抱“黄帝手植柏”的一幕,仿如昨日!而今,那“手植柏”已被铁栅栏圈将起来,到底与现代人有了隔阂的,冲突已不是形式所能诠释的了!物呢,当初的土地,现已为青石板取代,方便了许多,却没有了土的亲近,自然,随和。“文官武将在此下马”后的一段,两侧一些名人植的柏,与原始的站在一处,总是单细得楚楚可怜的营养不良般,还能活着,不知费了守林者多少的心思,血汗了!而轩袁庙,后面的规模似乎更大了,那“天圆地方”,却给拍照带了不少的麻烦和遗憾。
今天的行程,注定是疲劳的。好在离了黄帝陵,剩下的都是些未知的盼望的了。“壶口”,从别人的镜框里和电视上见过的,却并不能想象出全部,若非亲历。雨多少还是淅沥着的,从远处只见了些水花的激荡,涌起阵阵的烟雾缭绕,和轻轻的低吼。若不事先知道那是水雾,真以为是冒了烟的。黄河九曲,这里并不显著的,却已感觉到一种回肠荡气,渐行渐远的,不只是黄河渐细的涓涓,还有一份激荡的希望,那是渴望母亲乳汁般的期盼,孕育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摇篮,生生不息着的民族的魂了。“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个杆哎,几十几个艄公哟来把船扳哟!”突然跃入脑际的,苍凉的号子,穿透了时空的,驻到心头。河滩上散开的,高低远近的分布着不同的观点。只一瞬,便与同伴走散了,想着为他选点拍照呢,只有自己一处处地看过来了。于是选择了由远而近的过程,将那些观瀑的人,一同做了风景,收入镜头,都是鲜活着的,有着美好追求的生灵。拍了几张,猛然发觉,定格的一瞬,那份跳跃的生机刻板成一些影迹,全没了动感。才记起,当初看别人的照片时,竟是怀了想象的。若是摄像,便好了许多,不只动感,连同声音的震撼。于是便没那么认真的,一一观点走来,照过,算是来过了,感受过了,如此这般的了。怎样的形容,都不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贴切,传神。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山峰上这几个大字,让我意识到,延安越来越近了!未进城,先吃饭,比想象的还要难吃的,该只对游客的。那亦是我的愿望,老区的付出实在太多,若真是“羊煤土气,富得流油”,也并不算过份的。全天六七个小时的车程,到底是累了,想着回到房间,洗了便美美的睡上一觉。却意外发现,革命圣地,就是不一样,房间竟然配了电脑,倒是意外的惊喜了!只害得我,到这时还在这里啰嗦着不肯睡去。
已过了子时,天也快亮了,盼望见到宝塔山了,想来跟电影电视里见到时的亲切,兴奋有所不同的吧。毕竟想象,与现实,总还是有出入的。不过,黄土地的绿化,确是让人欣慰的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