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如读书吧!

(2011-05-25 22:39:31)
标签:

宋体

学习改变命运

中国古代服饰

思考中医

选集题记

杂谈

分类: 切切丝语

读书,生活,所见所闻,总会有些自己的看法想法,是为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只是学到几岁,学问几何,才能不罔地去思,却不好定论,也常常因人而异。

一路走来,尚还算得学而思的,如今已过不惑,却终于不敢说无罔。对于书,依旧是敬重的多于挑剔。愚以为,人性善的成分多些。写文字,总是希望把自己最精华,最美好的经历,见识展示于人。古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佳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者,生怕暴殄天物,辜负了一番好意。即使为稻粱谋者,也是需要些功夫和水平的。所谓盗亦有道,毕竟网络时代,连诗人都是可以是群发的了。于是,学习,依旧是读书,生活的首要。可以选择,却不敢妄加评论。无论是书,是事,是人,最多于闲时涂些色彩,于留白处,算是心得了。读过的书,便有了天头地脚处,多是铅笔的标注。提醒后来,此时此处,是这样的一些想法和认知。

读书,开始叫上学,因为别家的孩子都去了。懂点事了,读书,更多的是为了逃离清贫,给自己未知的前程再增加些未知。所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渐渐的人大了,烦恼也多了,难免有了“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时候,读书,则更多是为了解惑。不经意间,一些东西便悄悄在心底生了根。再读书,行路,见闻,都成了那些将要发的芽的养料,在恰当的时机,生发出春夏的繁盛,化做气质,修养,深深印入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同样印在他人的眼里,心里。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问深时意气平。便是于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磨石成针,百忍成金,日积月累中,一点一滴串起的珍珠。虽饱经冷暖,沧桑,却颗颗盈润,粒粒光洁。涵容世间尘滓,却少有清高,春风化雨,暗室一灯。毕竟,这个世界是需要温暖和光亮的。

人生好比一幅画,最后都是要挂在墙上的。幸运的,或可被珍藏在心里。走过的岁月,便是那画板上涂过的一抹,既改不得,也擦不去。如果不喜欢,便只有将当下和未来,浓抹重彩成主题,将过去那一抹,衬托成远山近水的点缀,则全在一心的了。

偶尔,也会有与人谈起人生的时候,虽然那已是很少的了。会心时也会忘乎所以:“过去的,我信命。未来的,信自己。”前几年给儿子买了《学习改变命运》,当年四川文科状元李晓鹏的。初衷是对书名的认可,倒象是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其实,英雄不论出处,却都希望自己能有好的命运。古人更是将命运归结得彻底:“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读书,显然是排在了最后,却是唯一能抓可行的,更象是根救命的稻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也不全是唱高调,喊口号,确是有实践意义的呢。

除了知识本身的力量,学习改变命运,更多的,我觉得是源于性情的改变。人的性情,大体包括了天性,秉性,习性三个方面。天性,形而上的,不可说。秉性,更多的来自遗传,也不可控。后天能改变的便只有习性。学习,便是通过改变人的习性,进而改变命运的。这便是差不多被普遍认可的“性格决定命运”了。《思考中医》有这样的观点,什么样的病,注定是什么样的人得。说到底,性格不仅决定命运,更决定了人的生老病死。这个意义上讲,学习似乎更加沉重起来。读书,特别是读纸书,作为学习的手段,又该怎样权衡的好呢?反正,我依旧是我行我素的执着的喜欢,尽管常常迎来一些异样的目光。这样的年月,真正静下心,读点书的人已经不多了。我希望自己算一个,尽管未必真读得懂。

有幸去过凤凰,有幸读过沈从文。然多年前读了先生《选集题记》中的话,却不觉悲从心起,无奈时艰!『近三十年来我的写作生命,等于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留下。事实上却并不白白过去。近三十年多少优秀的中国儿女,在倏然而来的风雨中死去。我为着学习“为人民服务”,牢牢记着这几个字的实证意义,凡事“为而不有”地过了三十年,竟如庄子所说的“樗栎之木,以不材而独全。”』语句平平,感慨深深。这让我想到,学习,有时候还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而那个年月的学习,除了被批斗,也只有从纸上寻些希望和光亮,打发漫漫寒夜的吧。几麻袋的研究中国古代服饰,铜镜,书法等的手稿,便是那时岁月里的光辉。

许多事情,是我们自己决定不了的,甚至没有选择的权力。比如生在何时,哪里,谁家。比如性别,长相,佛管这叫增上缘。这个世界,毕竟苦人多,再艰难深重的,也都还有人在承受着,经历着。惟从进取寻得出路,古语“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现世看,也还是受用的。既读书,便要懂得接受,懂得客观看自己,看世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来到这个世上的人,都有自己的前因后果,都是带着自己的使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的全部秘密,早就写在了那里,期盼着我们一一来解读。这世上全部的美好,早就展现在那里,等待我们一点一滴地去发掘。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让自己足够的优秀,优秀到与那些美好相契合,也便无处不美好了。

不如读些书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此刻,最该做的正确的事,莫如睡觉。老祖宗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做个好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戏如人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