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滇越铁路与可保村<<

(2012-09-03 20:31:14)
标签:

米轨

铁路

云南

丁目

滇越铁路

分类: 铁路史考论

http://s1/mw690/001Ps1Jhgy6QKm4OX9Cb0&690
    可保村海拔1780米,位于宜良县城西北12千米处,属汤池镇。村上人口322户,1400多人,生活有汉、彝、回族。“可保”为彝语音译,意为稻谷丰满、生活富裕之地,另还根据彝族的风俗节日,再加之音译发音相传有误,也被俗称为“火把村”或“火保村”。1910年通车营运的滇越铁路在可保村设有三等车站,该站交通位置重要,是连接呈贡县与宜良县之间的咽喉地带。滇越铁路最初通车时,可保村站两端的区间很长,后来于分别在其至宜良区间增建江头村(1910-1943年间)、水晶坡(1979年)两站;在其至水塘区间增建凤鸣村(1910-1943年间)、阳宗海(1945年)两站。

http://s3/mw690/001Ps1Jhgy6QKm8GOl4d2&690
http://s16/mw690/001Ps1Jhgy6QKma1bAj4f&690
http://s6/mw690/001Ps1Jhgy6QKmchiEl05&690

http://s16/mw690/001Ps1Jhgy6QKmswKED0f&690

http://s15/mw690/001Ps1Jhgy6QKmBLg4Kfe&690
    现实中的可保村就如同它的名称原意一样,是一个美丽富饶之地。南盘江的一级支流汤池河经过此地,在群山环抱中形成了一小片水草丰美的田间坝子,滇越铁路从满是水、旱田的坝子里穿过,就进入了汤池河峡谷中。后来建的石安公路、南昆铁路也从可保村经过,和现在的昆河铁路一路并行。

 

                         煤炭与铁路的往事

 

    除了适宜种植农作物外,可保村还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距村子东北面3千米的可保露天煤矿出产褐煤、陶粒,是作为阳宗海火力发电厂对口供煤的露天煤矿。该矿建于1960年,现原煤年生产能力为60万吨,陶粒年生产能力为10万立方米,陶砂年生产能力为2000吨。褐煤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和风化,不便于长途运输,故大部分用于就近的阳宗海火电厂。1960年还在可保村站昆明端出岔建有0.611千米的可保煤矿专用线,并配套建有装卸设施。专用线与昆河线(当时滇越铁路已改名)相连,可以用铁路将煤炭运输到较远的地区。
http://s15/mw690/001Ps1Jhgy6QKmhJH1Y8e&690

    让可保煤闻名的是云南第一家注册的矿办公司——云南煤矿公司。可保村东北方向有座海拔2108米的万寿山,以出产无烟的“乌金煤”而闻名。清光绪15年(1885年),私人开始集资开发煤矿,取名“煤庄”。滇越铁路通车运营以后,云南人庚晋候、刘若愚、陈肇祺等人曾集资法币10万元,买下万寿山开采权,开办美利煤庄,后又成立云南第一家注册的矿办公司——云南煤矿公司,因地处嵩明县与宜良县的交界处,于民国17年(1928年)取名为“明良煤矿公司”。那时可保村虽然也产露天褐煤,但比起万寿山出产的明良“乌金煤”来说,品质要逊色些。当时滇越铁路上跑的蒸汽机车烧的就是明良“乌金煤”,这种煤烧过后成灰,不会结成块状堵住火车炉膛。若是没有烧尽的煤,用水扑灭后还可以再循环使用。但由于可保村设有火车站,煤商们便将“乌金煤”运到可保村集中销售,很多人认为可保村卖的“乌金煤”也就是“可保煤”,而真正的“可保煤”也就混杂其间滥芋充数。后来“可保煤”的名气渐渐盖过了“明良”这个品牌,人们就以为火车烧的是“可保煤”。

http://s8/mw690/001Ps1Jhgy6QKmjdizt67&690
http://s10/mw690/001Ps1Jhgy6QKmkcvMZf9&690
    如今铁路上的蒸汽机车时代成了历史、发达快速的公路交通也已遍布乡间,铁路专用线和车站亦相继废弃停用。现在的煤产品都改用汽车运输,曾经那个热闹的小站已风光不再,那些曾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煤炭往事也淡出了现今的时代。

 

                           古今交通变迁

 

    在可保村站昆明端的一个铁路道口旁,有一尊以前由村民立的石貔貅,为镇村神兽。貔貅又称“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凶猛的瑞兽。貔貅能吞万物而从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和龙、狮一样,中国传统上有供立貔貅的习俗,它能将地方上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在昆明地区,很多乡村的主干道路入口处都会立个石貔貅,甚至连昆石线边的麻园村也有一个面向铁路的,不过是新建的。可保村的这尊石貔貅昂首而立,面向铁路的昆明端,石像本身已被岁月风雨消磨得面目全非,只有头后肩部的飞翼表明它是一种神兽(传说中貔貅会飞),下面基座的台面如今被用水泥覆盖加固过,上面还有一些村民上供的香火。关于这尊石貔貅的具体建造年代,由于当地村民众说纷云,所以目前尚无从考证,有种说法是当年滇越铁路通车时,当地人以为火车这喷烟吐雾的“火龙怪”是不祥之物,遂把原建于村口的这尊石貔貅迁到了铁路边,以求它能辟邪消灾,镇住“火龙怪”。综上所述,猜测铁路边这尊石貔貅的建造年代可能是在清末至民国的某个时间段内。

http://s10/mw690/001Ps1Jhgy6QKmtRujL29&690
    可保村附近的汤池河下游河谷地段是从汤池坝子进入宜良坝子的必经之地,在最初的铁路还没有修筑之前,那里是一段狭长而荒凉的地带。滇越铁路修筑的时候,是意大利的工程承包商若萨利(Rosali)公司负责这段的施工,所以这段崇山峻岭中的线路带有浓厚的中南欧山区铁路风格,遥远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有它的铁路远房亲戚。石砌的石拱铁路桥、隧道口一座连着一座,穿梭在悬崖绝壁间,一百多年过去了,车声依旧,铁路却和周围的自然景观高度融合了起来,形成一种别样的美感,然而这些背后埋葬的都是中国劳工的血肉之躯。

http://s15/mw690/001Ps1Jhgy6QKmyqXGm3e&690
    1990年云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石安公路建成通车(现在是324国道的昆明至石林段);1997年云南第三条跨省铁路干线南昆铁路建成通车,使这段原本荒凉的峡谷一下变得热闹了起来,如同盐津豆沙关一样,峡谷中聚集了古今数道,与河流并行。现在如果开车去那里的话,能看到峭壁上古老的米轨滇越铁路(今昆河铁路)、依水蜿蜒的石安公路、横跨越岭的电气化南昆铁路三路并行,这样的交通景观是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同时造就的,小小的峡谷里就包涵着一段云南近现代交通历史发展的缩影。

http://s7/mw690/001Ps1Jhgy71wZhvckm16&690
http://s3/mw690/001Ps1Jhgy6QKmA1LuW32&690
参考资料: <<昆明古今地名考释>>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