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2-12-24 21:33:4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今天继续阅读常生龙老师《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第三辑锻造必备品格之“所谓公德心,就是时刻替别人着想”。如果把上一节“自我管理,从做心性坚定的人开始”看作是个人的私德,是个人对自我的管理,是个人心性修养的过程,是个体成长必备的品格,那么这一节的公德心就是个体与外界人或事互动时必备的品格,本节常生龙老师从三个层面对做了阐述说明;一、对他人、对事物的尊重;二、具有同理心;三、愿意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尊重是对人或事物持有的态度,通理性是对人或是的一种共情情感,奉献是具体实践。

关于尊重

“边疆”意识的树立,是尊重的前提。这就可以把“以爱的名义”的行为排除在外。本节常生龙老师从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规则、尊重外物四个维度阐述了尊重。

尊重自己。首先体现在不做损害自身健康的事;其次体现在不做降低自己人格的事;再次不让消极情绪左右自己;最后体现在不消极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自毁前程。尊重自己也是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他人的尊重,一个健康、阳光、情绪稳定,专业能力突出的人一定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一个身残志坚的人要想得到人们的尊重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而一个在工作中有所成就的人,能够在很长时间内得到人们的尊重,当然人们的尊重也会激发其进一步成长。

尊重他人。首先尊重他人的隐私;其次尊重他人的选择;再次尊重他人的人格;最后尊重他人的幸福。晒幸福这件事对自己的幸福感不会增加多少,但会打搅到周边人们的幸福。所以尊重他人尽可能不要展示自己。

尊重规则。先要理解规则(底线层面、发展层面、活动层面)其次要自觉遵守;再次要前后一致,有人没有一致;最后逐渐内化为习惯。

尊重工作。首先对工作满腔热忱;其次对工作敬业;再次对工作忠诚。

关于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不是旁观者立场看待问题,而是像我们看一本小说,把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与主人公共欢喜,同悲伤。当然,因为年龄、性别、职业、生长环境、认识水平等等都会影响同理心的发挥。即使是演员,每个人对同一人物的塑造也不一样,同一个演员,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人物的塑造也不完全相同。同理心也包括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在同理心的培养上最重要的技巧是知觉核检,即询问事情缘由的技巧,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第二,列出你关于这个行为的至少两种猜测;第三,请求对方予以澄清。这三点对于一个倾听者给予诉说着的反馈来说,应该就足够了,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诉说者诉说的目的不是为了想要得到帮助,而仅仅是为了释放,获得理解。

关于奉献精神

对于普通人来说,奉献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本职工作中奉献自己的才智,让工作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增值;二是重要关头挺身而出,不怕牺牲,不惧危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为他人分忧解难。三是积极参加与社会服务以及各种公益活动,争做志愿者。

总之,公德心是善良而合理的行为,但这个善良和合理不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不一定要施与人。无论是尊重、还是同理心亦或是奉献精神,需要是前提,适切是保障,舒服是最终结果,过犹不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