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一份认可
(2010-06-19 18:00:05)
标签:
认可亲情成长杂谈 |
为《中国青年报》写的一篇文章,这次是被点评的。
因为自己是学心理咨询的,其实一直对职业发展和选择背后心理层面的东西更感兴趣,而不满于只是浮在面上去谈一些职业选择或求职的东西。
这方面比较好的一本书是《爱是一种选择》,特别地讲到工作狂以及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
职场中的影子父亲:揭密人际模式隐藏的亲情密码
----------------------------------------------------
2007年01月24日
编前
在童年,母亲往往给予孩子情绪情感上的支持,父亲常常供给孩子性格中的理性养分。父亲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可能在我们走上职场之后表现出来:你对工作抱以什么样的态度,你是否敬业,甚至你与男性上司的关系……在令人费解的种种职场困惑的背后,隐藏着你与父亲关系的密码……
为了那一份认可,我总在争第一
大四第一次找工作的时候,我一点概念没有,茫然不知所措。当时带我论文的导师关心地问起此事,历数了留校的种种好处,并主动地表示可以帮我推荐一下。我就此选择了留校,并在求职的三十余人中胜出。事后才得知,我去的那个系的教学主管是导师的同班同学。当然我的笔试和面试成绩都很优异,但导师的推荐想必也对我能顺利留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室友说:“别看钟谷兰平时蔫不叽叽的,关键时候还挺有老师肯帮她。”听了这话,我也不以为然,我是他最好的学生嘛。
第二次找工作,是在美国学习了心理学回国的时候了。当时在美国的一位关系很好的教授和我通邮件,得知我还没有找好工作,告诉我说最近有一位国内知名的心理学教授到他那里去访问,我可以与这位教授联系一下。于是我给国内这位教授打了个电话,她又将我的简历转给了一些高校的同行,最后我就在其中一所高校得到了我的第二份工作。
再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时常参加一些专业培训。这些培训的主讲人大都是学识渊博的男性长者。我慢慢发现,即使参与培训的学员很多,他们也会注意到我,因为我会问一些很好的问题,让他们很赞赏。我甚至争取到机会,去为我特别喜欢的几位专家做翻译,这使我得以进一步接近他们,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而他们也都给我许多鼓励和肯定。
终于有一天,在一次心理学培训之后,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我的模式:在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总是鼓励我“你能行”,告诉我“女孩子可以和男孩子一样好”,因此我对于自己的才能总是充满了信心,在女生普遍不如男生的高中仍然保持第一名的成绩,在工作以后也一直做得很出色;父亲一直鼓励我做一个有头脑、懂科学的人,从我还不识字起他就给我订各种杂志、带我去看科技展览,于是我一直致力于对知识的追求,喜欢读书,并把当教授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父亲自己很爱看书、钻研,因此我敬仰的通常也都是那些学识渊博的长者,并且一直试图以我的聪明才智去赢得他们的赞许;又因为我从小和父亲的关系很好,因此我和男性长辈们(我的老师、领导、专家)也都相处得很好,很容易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帮助和指导。我两次的求职经历和事业发展都与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回想起来,我的成就离不开父亲,我对他真是充满了感激。但同时我又发现: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如果我失败了、“不行”了会怎么样。因此我总是努力追求完美,要做得更好,潜意识里是生怕自己失败的时候就不再被喜欢。在心底深处,我其实是渴望着自己能够无条件地被爱,只因为我是“我”而被欣赏和珍惜,而并非是因为我的才能,就像那些拥有美貌或财富的人不希望别人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美貌和财富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无论我在学业上事业上多么出色,我仍然深感不满足的原因—因为我是在用似是而非的方式来换取他人的赏识。我一直用的我才能来试图换取别人对我本质的欣赏和尊重,这无异于缘木求鱼。而这样的不满足又驱使我更加地努力,要做第一名的好学生,读最好的学校,做最出色的讲师……但这样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因此我也永远都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环顾四周,我看到还有许多人像我一样在苦苦努力,想要获得权威人物对自己的认可与欣赏。他们不惜加班加点,牺牲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更付上了自己的健康为代价。有的人甚至因为劳累过度而英年早逝。不幸的是,这些事业上的成就,也许在一时之间能带给我们被赏识的满足感和价值感,最终却无法带给我们真正的满足和心灵的安定。在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无数次遇到那些外表无限风光、事业辉煌有成的人,内心却仍然回响着“你不够好”的声音。他们无比坚定地对我说:“一定要事业成功!”却没有看到,是他们内心的那个孩子,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童年时没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无条件的关爱和欣赏。
我感谢父亲,他给我的激励使我一生受益。但我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女孩了,我已经长大,不必永远期待着某个权威来拍拍我的头说“好孩子,我喜欢你。”学会欣赏自己,学会肯定自己已经“足够好”,同时保留着从父亲那里得来的勤奋认真的品质,我想,对我来说,这就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