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之旅07.广西

分类: 足迹 |
柳州
从吉首坐火车到柳州已经是后半夜,下了火车还是黑夜,我找了一间旅店睡了几个小时。到柳州只想找一个地方吃一碗正宗的螺蛳粉,后来在一个偏僻的胡同里找到一位大妈开的螺蛳粉店。与以前吃的味道相差不大,只是柳州的螺蛳粉更朴实无华,没有过度改良和精致卖像,变回了一碗市民小吃的样子。吃过螺蛳粉之后自己在柳州没有目的地的走,不觉走到了柳江边,公园内看着大爷大妈下棋打牌,向对面望去,柳江在这里一个转弯将对面的陆地围成一个半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建在对面的半岛上,好像一个缩小版的浦东。柳江的水很清,江面也宽阔,可见江水向东滚滚而流。
来到我从小就想着的桂林,也是一首歌默默的在我心里种下了草。“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时间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我却没时间……”。除了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话以外,我想就这首歌最会唤起人们来桂林的意愿了吧。到现在我也怀疑,这首歌可能是桂林出钱制作的,是桂林旅游的一次宣传。这种事早有先例,如无锡市就出钱找过一位..当红歌手,来无锡玩了一遭,回国写了一首《无锡旅情》在..大火。然后紧接着来无锡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一下就打开了无锡旅游业的国际市场。还有一种猜测,敦煌的月牙泉可能也是找了歌手来包装,让国内的很多人都知道甘肃的沙漠里有一个遗世独立的月牙泉,这首歌至今还在月牙泉景区内无限循环的播放着。
桂林
初到桂林有一桩小事,让我难忘。我刚下火车就直奔旁边的邮局盖邮戳(在笔记本上留作纪念)。我走近邮局,对一位女业务员说明来意。她三十多岁的样子,只看她隔着柜台在里面忙东忙西,嘴里还和另一位女同事抱怨着领导不让她休假等一些工作上的琐事。可以看出来,对目前的工作很不满。就这样我在柜台外看着她来回走动的身影,和听着她抱怨的话语,等了很长时间。我本来对邮政的效率之慢就一直颇为反感,最后终于忍不住冲她嚷了两句,她听后撂下手里的活,态度很自然的走到我面前,帮我盖了邮戳。当我道谢后正要转身时,她突然心平气和的提醒我:背包和相机不要背在身后,最好放在前面。我当时听后一愣,不明白为什么,但我知道她的好心,消了怨气对她笑笑,道谢后便走出邮局。出门后我才想明白,当地有一种叫做飞车党的劫匪,会骑着摩托车趁人不备从背后抢夺行人的背包飞快逃走。她的善意提醒使我惭愧,之前我忍不住性子对他嚷嚷,她并没有在意,也可能她当时正被工作上的烦心事所困扰,对我的事和态度无心顾及。更可以说明桂林人的脾气秉性是温和的,她们不急不慢,不会因为一句不快的拌嘴而大发脾气。但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好心,虽然工作抱有怨言,但心肠很善良。因为不论我态度如何,她都会顺便为我着想一下,这让我既惭愧又感动,这就是在小城市陌生人间的一种温情吧。
桂林市像一座大公园,称其为花园城市毫不为过。市内没有很高的大楼,最多只有一些十几层的建筑,走在街上路面宽窄适中很干净。人们来来往往,闹市区很热闹,但不急躁。走不多远便能看见河水,桂林市内的河水是围绕市区相通的,形成了环状,且与不同的湖或者池塘相连,遍布整个桂林市。在桂林走就是像逛公园一样,桂树在街的两侧,高大而繁茂,到处是桂树的阴凉,空气里随处飘散着芳馨甜美的桂花香。在桂林市里我去了象鼻山、广西师范大学旁的靖王府(景区很糟糕,里面没什么东西门票又贵,最后还拉拢游客消费)。我住的青旅叫“老地方”环境不错,是一个四层楼的楼房,门前就是一条河,周围环境特别优雅,闲暇的话可以在楼顶的天台上慵懒地享受午后阳光。刚刚住下,晚上就跑到附近的米粉店吃了一碗米粉,原来正宗的桂林米粉是干拌着吃的,而且是按两卖,比如正常饭量的都是要三两粉,看着做粉的人现加入配料,然后还可以添钱另加些别的副食。自己把米粉拌好后,看着就垂涎欲滴,吃起来香滑可口。
青旅的服务员告诉我早上可以去附近的一家早茶店尝一尝当地的早茶,当时我并不知道广西的早茶叫作“擂茶”。第二天一早我就怀着好奇心去了店里,点上一碗早茶还点了一个油炸饼。早茶的茶汤看上去黄黄的,自己像当地人一样有模有样的加上配料还有米花,喝第一口我就皱起紧锁,感觉自己的五官聚在了一起,心想早茶不甜不咸也就罢了,万万没想到它怎么可能是苦的?怀着强烈好奇心喝下的早茶让我着实搞不懂当地人的口味。
看山水自然要去阳朔,这里的山更是平白无故的从地上凸起,在平坦的马路边突然就耸起一座高山。溶洞里的钟乳石也不甘示弱,随心所欲、毫无顾及的向地下冒了出来,挂在崎岖的洞中。看到这些才领略到书中学过的喀斯特地貌真的很神奇。在阳朔住下后,傍晚在西街边逛边吃,第二日去了漓江,这里的旅游业已经很流程化了。在漓江时是将近中午,江面上游人又多,人人都乘船走马观花一样,每个带游客游江的筏子都“改良”成简易的柴油发动机带动一个螺旋桨,马达一响操船人只要手持与螺旋桨相连的一根杆子掌握方向就行了。我与另一个搭伙的人坐在前面,只听后面的发动机的噪音不断推着我们向前,已经是毫无观景的心情。而且水面上全是船,船手如端午节赛龙舟一样赶着时间向前冲,心中一定想着赶快拉完这一波,多载几次游客可以多赚些工钱。上午阳光强烈,照着江上恍恍惚惚,看什么都是白花花的,再连同这嘈杂的环境一起,人们哪还有心思观景,是大煞风景才对。遇龙河就好很多,人们说漓江风光是大家闺秀,遇龙河就是小家碧玉,到了遇龙河便知此话不假。这里风景秀丽,河水碧绿,两岸郁郁葱葱,乘竹筏在水面游走,心情宁静惬意,唯一不足的还是游人较多,可能在阳朔干什么都需要早去,避开人群最好。又一日我骑行在十里画廊,阳光明媚,一座座好似在平地上突然拔地而起的山峰,尽显秀美。顺道还参观了刘三姐的大榕树和蝴蝶泉,最值得去的便是世外桃源景区。虽然是开发的商业旅游区,但这里是阳朔风景精华的所在,这里有山有水有田,有芦苇荡和清澈见底的燕子湖。只是乘舟漂流在燕子湖上,就已经觉得进入梦幻般的世外桃源了,湖面宁静如镜面一般,游船会行至一处山洞,效仿《桃花源记》里的岩洞,过了岩洞,就会豁然开朗的看到成片的桃花,就像是人在画中游一样景致。
到阳朔我还有个心愿,就是看一次《印象·刘三姐》。很多景区都有这种大型演出,《又见平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等,只“印象”系列就有很多。《印象·刘三姐》在大型实景演出里应该算是开山作品了,我也是因为一首《藤缠树》才很想看一场《印象·刘三姐》的,除歌以外,现场以山为背景,以水为舞台,这样应该算的上巨型演出。只演员就好几百人,实打实的视觉盛宴。音乐悠扬,山水在灯光的照耀下,仿佛梦中景象,大群的演员手举火把在观众眼前欢歌笑语,江中时而由巨幅的红绸横在水面上变化着;时而在冷艳的水里升起一牙巨大的新月,身穿服装艳丽的舞者在月上起舞;时而江面宁静,但远处亮起灯火,一个村落的的生活场景在岸边展现,村落里的男女老少欢快雀跃的表达着生活的美好。全剧即将尾声时,江面灯光照着灵动的水面,《藤缠树》的音乐渐渐响起,所有人沉醉在这优美的旋律和歌声中。夜空中微风徐徐吹来,饱尝这视听盛宴后,一种情意缠绵伴着音乐和晚风,在今夜让每个人带回到自己的梦中。
涠洲岛
到了北海,已经有些许东南亚的味道了,这里有卖一些越南东西和美食,如越南卷粉。夜里乘出租车到一间青旅,路上经过一个市场,街道两侧都是摊贩,烟火气正浓。到了旅店,这里空荡荡的几乎没有人住,我一个人住在这海滨城市空荡荡的旅店内,也不觉得有什么害怕。反正只住一晚,第二天买了去涠洲岛的船票,登山一艘白色的客轮。
在涠洲岛一下船就遇到了小松,在出口时他主动与我说话。小松是湖南人,年纪与我相仿,长得瘦瘦高高的,平时在深圳上班,也是一个经常旅行的背包客。我们俩简单说了几句话后决定一起打车去找个青旅住下,在这里搭伴一起玩,于是找了一个三轮摩托车,载着我俩去几公里外的旅店。车在不宽的小路上行驶,两边是大片的香蕉林,我第一次看到香蕉树,感到新奇,而路边随处可见的蕉农摆着小摊,买那种很小的香蕉。在很久以前的北方,小时候只有看望病人的时候,大人才买一把香蕉,平时很少吃到。所以在我的记忆里,香蕉的味道往往都伴随着医院里消毒水的气味。而来到涠洲岛之前,不敢想象香蕉竟然如此廉价,两块钱可以买一大把香蕉,白天吃不完,我们几个人第二天用它当作早餐吃,这等事在我的记忆里是何等奢侈。我们乘着三轮车行驶到一半的路程时突然一个急刹车,但车没有完全停下,我俩之见一只像野鸡一样的影子从摩托车前车轮的空隙中穿过,我俩正疑惑,听司机说了一句它命真大后,告诉我们那是斑鸠。原来斑鸠在这里很常见,只可惜我们没有见到它长得什么模样。只见一个险些丧命的身影,在心里默默为他庆幸。
旅店是一个四层高的自建楼,我俩一进门只见一个年轻姑娘坐在那,年纪与我们差不多,她一头短发,眼睛很好看,一笑两个不太明显的酒窝。我和小松以为是老板,或是是老板娘。她说房间很多,我们可以去选一个住,我和小松就很高兴的跑到楼上,从一层走到四层,原来这里只有我们俩下榻,整个旅店都是空着的,我们挨个屋子看了一遍,最后选了一个三层或四层的屋子。因为我俩都想住高一点楼上,但男老板马上一个电话给这个漂亮姑娘打来,说我们只能住在一楼。因为是老板的安排,我们也只好答应。姑娘挂了电话后,我们再跟她继续聊天才知道,她也是一个刚刚入住的游客。老板一家离岛去北海市采购生活物品去了,临时让她看一天的店,我们了解后哈哈一笑,并约定这几天可以在岛上结伴游玩。这个漂亮姑娘名叫呦呦,也没具体问真实姓名,陌生人只要有个称呼就好了。呦呦长得很好看,她是广东的客家人,从相貌上看确实很有岭南的风韵,性格内敛温柔,笑起来很甜,就好像苏轼在《定风波》里提到的点酥娘,且“笑时犹带岭梅香”。
我和小松住的是一个四人铺的房间,我们安顿好不大一会,又一个背包的游客自己来到了旅店,同样被安排在我们这个屋子。新来的是一个比较开朗的人,与我们很快就熟悉起来。他复姓欧阳,名只一个“洋”字,因为叫起来拗口,索性我们就只叫他的姓。聊过之后才知道,欧阳原来跟我们坐的是同一班客轮,下船后他觉得不是特别远,就选择自己走路到这个旅店来。他年纪比较轻,刚刚工作两年,想趁年轻多走走。他也是确实能走,经常徒步远行,几公里的路程在他根本不在话下,以前也只靠着双脚走过很多地方。而且养成了一口气可以喝下一整瓶矿泉水而后很长时间不喝水的习惯,他说这样可以减轻负重,走的更省力些。
当天我已经不记得我们去过哪里,只记得夜幕低垂的时候,岛上很安静,我一个人走到楼顶的天台,远处还可以隐约看见大海。晚风轻轻徐来,让我想起台湾的一首老歌《绿岛小夜曲》。一个热带岛屿的夜晚,这样沉静,我一个人在天台上默默的抽着烟,只记得旁边的椅子上放着一本《南方邮航》。一直到天色完全的黑透,夜空中出现了星星,我的思绪漫无目的的在这夜空中飘荡,使这夜晚变得更加孤独。很长时间后,安静的楼道中响起了的脚步声,声音慢慢走近一直到天台上,原来是欧阳,他无所事事想到出来走走。打过招呼后他坐到我旁边的椅子上,我递了一支烟给他,他慢慢的抽着,我们都望向早已看不见的海岸,用低沉的语调聊着天。我慢慢发现,他也是一个孤独而真诚的人,尽管他看上去很外向。闲聊中我得知他是安徽安庆人,两年前大学毕业后在重庆的一个地产公司上班,这次旅行还有一个目的,因为他女朋友非常喜欢的一个旅行作家名叫大冰,他这次就带着一本大冰签过名的新书《乖,摸摸头》,去送给远在深圳的女朋友。那时我记下了欧阳那善谈而又痴痴的样子,一直聊到我们都有些困意,我们走下楼梯,回到了房间休息。
第二天一早我和小松、欧阳还有哟哟四个人,一起来到旅店附近的一个餐馆,其实就是一对老两口还有他们的儿子在路边搭了一个棚子,里面有灶台和几张饭桌。我们各点了一份海鲜炒粉,价格相当便宜,因为是岛所以这里的海鲜比白菜还便宜。让我想起在北海的一个小店里吃过一次海鲜炒面,里面花蛤、蚬子、鱿鱼分量十足,想不到在这里普普通通的一顿小吃,就可以大饱海鲜的口福。在涠洲岛的这个棚子里也是一样,卖的几乎都是跟海鲜相关的炒粉炒面,开店的老两口皮肤黝黑、身材很瘦,一看就是岛上的原住民。他们的儿子也一样皮肤黝黑,但身材略胖,年纪在二十岁出头。我们这天第一次在这家小店吃东西,正巧他们的儿子掌勺,给我们每个人做了一份炒粉。第二天我们再去,正好儿子不在,老爷子掌勺为我们做了同样的海鲜炒河粉。然而与他儿子相比,老汉的手艺差的很多,全然不是一回事,与儿子相比,油少料少,手艺较差又舍不得成本,做出来的炒河粉索然寡味。而后的第三天我们再去,正好又赶上只有老汉和他的老婆在,我们依然点同样的炒粉后向老汉提出,一定要把他们的儿子叫来给我们做炒粉。只见老汉有些无奈的转身叫他们的儿子去了,而老汉的老婆完全领会我们的意思在一旁偷笑。老两口的儿子回来二话不说,马上坐锅起油,炒河粉的过程中大把的放配料毫不吝啬,一顿娴熟的翻炒后,给我们每个人端上一份油光光香喷喷的海鲜炒河粉。收工后的儿子坐在一旁抽着烟休息,他的母亲也在悠闲的随便弄着什么,只有老汉在打扫这片刚刚热火朝天、现在一片狼藉的灶台。
同样这家炒河粉的小铺子,还有出租电动车的生意。我们顺便在这家租了两辆电动车,小松和欧阳两人骑着一辆,我和呦呦骑一辆。人们可能会觉得骑电动车在一个小岛上后座载着一个漂亮姑娘会是一件很潇洒的事情,然而事情却是如此,但如果事情是反转的会是怎样呢?一个长这么大因为从来没有起过电动车而被一个漂亮姑娘骑车载着,这种画面不单是连潇洒都谈不上,更是有些滑稽,在一座美丽的海岛上,我在电动车的后座上,依偎在一个姑娘背后,柔弱的更像一个姑娘,拿着草帽给前面骑着电动车的姑娘遮挡阳光,看来真是“温柔贤淑”。
我们四个就这样骑着电动车在一座小岛上转转悠悠,三天里度过着缓慢而美好的欢乐时光。小岛的东南西北几乎每一个角落我们都到过,有时在海边漫步。有时去到“海枯石烂”的礁石处拍照,有时候骑车到岛中心村子里的小卖部买汽水,在路上一片片田地中有一片小湖,一条小路把湖水分成两半,阳光和煦、微风拂面,我们骑着电动车从小路穿过湖水中央,我们的倒影和蓝天一起映在湖面上,与周边的田野融为一体,仿佛穿过一副色彩饱满的油画一般。日落时分,我们去到“滴水丹屏”的海滩上,等太阳倾斜到即将入海,我们才看到真正的“滴水丹屏”。阳光擦着海面斜射而来,滴着泉水的岩石屏障前,整个沙滩变成了酒红色,呈现出一片丹霞般的流光溢彩,海平面上的日落余晖照着海滩上人们的身影,在这块光亮柔美的海滩上来回嬉戏,我们看着这美景像喝醉了一般,恍惚间从心底溢出了丝丝甜美。
第二天上午,我们赤脚走在柔软的沙滩上,呦呦、小松在海边捡贝壳,欧阳好似心不在焉的遥望海的天际。同时我也顺着他的目光从近处清澈的海水望向远处湛蓝的海天一色,失神的凝望后无意的转身,发现背后岸边有茅草屋和不远处的树林,让我不禁想起麦兜形容马尔代夫的一句话“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仿佛一瞬间也了却了我向往置身于这天堂般美景中的夙愿。纯净的海浪不时的像我们涌来,不断的淹没我们的脚面,海水退却后漏出精美耀眼的贝壳,我把它捡起后,相继看见他们三人也因为捡起漂亮的贝壳而脸上泛起喜悦的笑容。我突然明白,怪不得只有“中国好歌曲”中的苏运莹才能写出《野子》这首歌,原来是跟那丫头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活在大山的人写山歌,生活在草原荒漠里的人写悲歌,生活在水乡的人写你侬我侬的小调,生活在海边的人写着这海浪撩人心弦、心潮驿动的“浪歌”,“怎么大风越狠,我的心越荡……”。从呦呦、小松还有欧阳他们脸上泛起满足的笑容来看,都好似心底静谧,虽然过往和未来同样在我们的心潮上反复起落,但眼前这时间仿佛静止,我们在真空中正踏着力气,踩着梦。
下午我们骑着车往小岛上一座教堂驶去。走到快要到教堂的时候,迎面走来一支送葬的队伍。我们只见领队的一个人扛着一副巨大的十字架向我们迎面走来,后面跟着几个人,然后是四个人抬着一副笨重的实木棺材,棺材后又是几个人在跟着。送葬的一行人没有吹拉弹唱的响动,也没有哭声,只是默默的走着与我们错身而过。这时呦呦有些担心的说:真晦气,我在后面安慰她道:遇见送葬的事有好处,因为死人反而会带走我们身上的厄运。这是我以前无意中听到的一个说法,这时正好可以为自己和呦呦宽心,呦呦听了就不再觉得晦气了。其实不管晦气不晦气,都是活着的人一个说法而已,遇到丧葬当然会心有顾忌,然而人总是会找些缘由来宽慰自己。不论大事小情,情理中的反正黑白都是由人说了算,只要多数人都认同,或仅是没有证据无法反驳的说辞,也会在心理上给人以宽慰。于是在我们达到刚刚举办过葬礼仪式的教堂,我们也是若无其事的到处闲逛,好奇的打量这座教堂的上上下下。
到了晚上我们回到住处,见到旅店的老板一家人其乐融融。他们是四川人,老板不知什么缘故,来到这里租下了这座小楼开了一间青旅,老板娘也就带着儿子跟了过来,老板人长得精瘦,中等个子,人很和善,说起话来也轻声细语。老板娘微胖,但体态匀称,性格也很好,他们的儿子乖巧懂事。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海峡对岸的北海市采购些生活用品,这次为他们的儿子买回来一只白色的小奶狗,可爱极了。原本旅店就有一只猫,在这有着无限闲暇的旅店里,可以供客人挑逗爱抚。这只小奶狗来了之后更是惹得我们这些人爱不释手,大家晚上回去闲来无事就在大厅里一边逗着小狗一边聊天。
这几日入住的还有一位大哥,身材瘦高,但很健硕。在晚上我们聊天时,他总是少言寡语,认真的在一旁做着旅行计划,一次老板娘看他一丝不苟的样子开了一句玩笑,我们把焦点移到这位大哥的身上,才注意到他正在为去东南亚很多国家旅行作着计划。并在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英文和图画。与他聊起后得知这位大哥是一个退伍军人,近几年国内国外到处旅行,有时骑摩托车,有时搭车。而且穷游的攻略做到极致,旅行时也像一个军人似的井井有条,并有丰富的省钱办法和经验。他随口说到这次上涠洲岛的事情就已经令我们佩服不已。因为我们每个游客上岛,除了要花客轮的船票钱之外,还要买上岛的门票,一座岛就是一个景区,下船上岛后会验每个人的门票后方能进岛。而这位大哥则准备了一身农民一样的破衣裳,上岛前拿出来穿上,又携带一个麻袋,把背包和其他所有的物品都装在袋子里。下船后走到检票口时,大哥已摇身一变,俨然成了一个本岛上的农民。按照规定,岛上的居民来回于海陆之间是不需要门票的,而且验票也不是那么正规,验票员只按穿着看人验票,所以大哥很顺利的就通过了检票口到了岛上。听大哥说完,我们纷纷向他投出钦佩的眼光,随后大家都主动加他的微信,在他发的朋友圈里,大哥就好像是一位武艺高超的游侠一般云游四方。
其实在我们来的同日,这里也来了一群的大学生,男男女女八个人。他们白天与我们一样,出去后放飞自我不见踪影。晚上回来也没怎么见过他们,只是有一日晚上,老板说退潮后可以带我们去海边抓螃蟹。于是我们四人一队,那八个学生一队,趁着夜色浩浩荡荡的就向海边进发,其实海离我们并不远,不多时就到了海边,退了潮的海滩上的礁石沟沟坎坎,很快那一群兴致勃勃的大学生跑的不知踪影。我们几个人连同老板,拿着手电,拎着水桶,在礁石上左迈右跨小心翼翼的走着。边走边在礁石缝隙的水洼中寻找螃蟹。每当我们几个发现螃蟹后有些高兴,但用手去抓的时候都犹豫不决,不是怕被夹,而是看着那一只只小螃蟹而不忍心下手。过了好长时间,我们的水桶里只抓了三五只小螃蟹,到最后要回去的时候,老板更是大发慈悲的将水桶里小螃蟹都放生了。就这样折腾了一晚上,我们这一波人空手而归。回到旅店我们只见大学生的水桶放在门口,里面螃蟹贝壳抓了很多,几乎盖满了桶底。但不见他们一个人,可能他们早早的回来就回屋去睡觉了。后来的几天里,大学生那只水桶依然放在那无人问津,直到里面的螃蟹都死了,这只水桶早已经被他们遗忘。他们要的只是一个抓螃蟹的乐趣,至于螃蟹被抓回来做什么用,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年轻人精力旺盛,对很多事也无所顾忌,他们只在乎过程的高兴与否,而从不为结果负责。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也是一群残忍的破坏者。他们只为自己的兴趣而来,也同样很快的,因为失了兴趣而去。
在岛上时间过的很慢,其实算起来不足四天的时间,好像过了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是不是生活变得散漫而心情惬意之后,时光就会变得很慢呢?所以人们常说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可能原本人们想借这个说法,说明从天上折返人间,便觉地上时间过的、恍如隔世。但把这句话反过来理解,不是以天上时间为参照,而是以地上时间为标准,反而是天上时间过的慢了。假设孙悟空初到天庭,上任弼马温,在天上放完马接着扫马圈。然后闲来无事去找太白金星喝酒,又一个人趁着酒性翻着跟头从北天门到了南天门。在门口撒了泡尿后,迷迷糊糊的在南天门门口打起盹来,一觉醒来觉得口渴,跑到蟠桃园偷桃解渴。阴差阳错的又跟着七仙女跑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跟众神仙痛快的喝了个第二悠。在席上因酒后失言,与玉皇大帝起了口角,在天宫中大闹了一场,桌子都掀翻了。好在被太上老君及时劝走,老君一看此泼猴是难得一见的炼丹奇材。连骗带哄的把孙悟空关到他的炼丹炉里反省。不料这石猴醒酒后从火炉里蹦了出来,用火眼金睛往人间这么一看,不耐烦的破口大骂:“俺老孙在天上折腾来折腾去,地上年都过完了,这儿他妈的天还没黑过,什么时候是个头!烦死了!”。
北海
在北海我去了银滩,呦呦和欧阳去了另一个地方。据说那里有热闹的集市,回来给我带来一杯糖水,是一种当地类似奶茶一样的珍珠饮料,有各种口味,当地的年轻人都有喝糖水的习惯。第二天欧阳提前去了南宁,呦呦也离开北海,回到了广州。只剩我一人在老街闲逛了一天,北海老街的南洋风情很浓,一条长长的街几乎都是骑楼建筑,原本白色的墙面经过海风和岁月的侵蚀,变得斑驳,但老旧韵味十足。随处可见的三角梅爬满骑楼的门窗,给老街处处添了艳丽,穿梭的人来人往,好像这些人正走在南洋海岸城市的历史长廊里,这时我脑海浮现出旧上海一首老歌《魂萦旧梦》的旋律,好像只有这首歌最能融进这海风吹拂又充满年代感的此时此景。
南宁
南宁的市井气息很浓,走在南宁的街头巷尾,都能看到小市民在为生计穿梭忙碌着。南宁的街道大多不是那么宽绰,两旁的树上到处开着紫色的花,给街道添了许多情调。也随处可见骑电动车的人,尤其早高峰的时刻,电动车大军占领着各条街道,壮观的很。
到了中午时,我在极普通的小街一个拐角处,发现卖老友粉店铺。老板在一个狭小房子内的灶台上做着老友粉,他的妻子在外边招呼着客人,客人是在户外的几张小餐桌上用餐。我点了一碗老友粉,看着老板在一个小灶台上汗流浃背的翻炒着配菜,然后再倒入煮好的米粉当中,看着就像把吃剩的豆芽菜重新回锅,与米粉杂烩而成的粗食。一碗热腾腾的老友粉端到我面前,口味就像自己家里做的炝锅挂面,味道没有什么特别的,是我来南方吃过众多米粉中,最清淡健康的一个。只有蔬菜炒香和油烟的味道,如同这碗粉的名字“老友”。好像成为多年老友以后,就已经不再有什么惊喜,且也不那么在乎,只有平平淡淡的家常味了。在我吃粉的时候,更让我注意的是周围吃粉的客人,当时正是中午,来吃粉的人很多,有刚放学的中学生,还有做附近上班的小职员,有卖货的小店员还有开出租车的司机等等。南宁各色底层的人都汇集在这一个小小的老友粉店铺前,他们吃的有滋有味,一看便知这是他们的胃口所最熟悉的味道。这时正午的阳光照着这片普通的市井街区,树荫里一些平凡市民吃着日常的米粉,让这里烟火气息正浓,方觉一碗老友粉不是只有味道如何那么简单。
下午我随便走进了一个老街区的公园,里面环境安静。只有一些老年人在推牌九,有的老头一边抽着竹筒水烟,一边悠闲的打着牌。公园中心还有一处特别的摊位,这种买卖我在别处是没有见过的,摊主坐在一个破旧的电脑前,旁边铺开了一片很宽很长平台,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自己打印的册子。每一本都很厚,有的册子里是歌曲的目录,有的册子是电影目录,还有电视剧、戏曲、游戏、软件、小说等等,都是分门别类的码放整齐。客人需要自带优盘,在眼前这片丰富的目录库中找到自己要拷贝的曲目并用摊主提供的纸和笔记下编号,选好之后把优盘和那张写好编号的纸一起递给摊主,摊主就会用电脑将电子文件考到客户的优盘里,并且按照数量算钱。这种既新潮又原始的电子文件贩卖地摊,让我知道只要有需求,什么样的生意都会有。这样的摊位之所以摆在公园,就是因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不会在网上找到并下载他们想看的东西。而且现在电脑这么普及,几乎家家都有电脑,如果不用来娱乐,电脑的功能起码会浪费大半。所以一些年轻人打起中老年人的主义,做起了这桩“电子买卖”。也别小看了他们,这样浩大的电子文件库,以及编排目录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可能起步是非常困难的,随着目录越来越丰富,以后的日常更新就会方便些,但编排整理成这样庞大的“公园端人工服务器”也是不易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搜罗文件然后整理成库。这也确实给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提供了方便,他们有需要又没有人帮他们操作、下载到他们想看的东西,有了电脑以后,他们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歌曲、戏曲、影视等等大众娱乐音像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当然,这里也包括一些片夹杂其中,就在那些老顾客很容易找到的目录里。但这样的“电子买卖”里,也会有电脑病毒交叉感染的危险,即使我们知道摊主那台破旧的电脑里一定有杀毒软件,也难免做到万无一失。
在北海时,遇到过一个驴友名叫庞博,因为名字很大气所以很好记,听他说南宁这几天有一场国际纹身大展,在南宁的国际展览馆举行。我和欧阳都很好奇,决定到了南宁相约一起去逛逛。活动当天的展览确实让我们瞠目结舌,看着各式各样的纹身师傅在人的肉皮上专注创作。逛展览的人也是撸袖子露大腿尽可能的把自己身上的纹身展示出来,在感兴趣的展位上看着纹身师傅展示的作品,一副交流的架势。当然来到这里的都是很有个性的那一类人,纹身在主流社会上虽说比较小众,但在这个展览馆里,没有纹身的人才会被边缘化,我和欧阳、庞博这样的素人在一群“花臂绣腿”当中,就像三个乡下的傻子误入了花天酒地的风月场所,每到一个展位都是满脸的稚气和好奇。我们遇到几个把自己全身每一寸皮肤都纹满图案的纹身狂人,穿着奇装异服,在人群里走着,禁不住想多看几眼,但又感觉那人凶神恶煞,使我们不敢多看。会展在一天当中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参赛、评审打分、最后颁奖的活动,在会场的中央的舞台上,纹身模特一起上台展示参赛选手的作品,在纹身界有着相当名气的人物作为评委,走上台去一会远看,一会靠近细细观察。不多时结果出来就是颁奖的环节,奖杯同样另类,是一个个菩萨鬼脸,全场最高奖则是来源于佛教的不动明王首。我在这场展览中看到了另一种审美文化,原来当他们散落在社会中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时,是很不被主流意识所理解的,但是当他们这些有着高超技艺的人汇聚在一起时,真的形成了一种文化或者说审美现象,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另类的美。这在大众的眼里虽然夸张和过火,但并不虚伪,这里的放任自我或追求另一种形式美的路径,是有着自己所独特的文化内涵的,况且爱好纹身的他们也都是普通人,是这个社会大众中的一部分。
从南宁国际展览馆出来(庞博已经先走了),我送欧阳走下台阶,他这时要离开南宁去深圳找他的女朋友去了。我有些不舍,送着他走了很远。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知道这快乐而难忘的时光就要告一段落。我一个人在这形如花瓣的展览馆门前站立了许久,看着即将入夜的南宁和眼前这车辆穿梭马路,只感觉城市依然在运行,而我在这里静止,不知该想些什么。
过了两天后,小松和护士来到了南宁,我的旅程又丰富了起来,按照护士的旅游攻略我们去中山路小吃街、还有一个很有南宁市井味道的老市场(名字早已不记得),然后我们又找到一座庙对过的一个卖酱猪蹄的地方,这里的酱猪蹄味道特别好。我们在庙门口啃着猪蹄,看着一个老奶奶手中抻着两根棉绳,在另一个妇女的脸上刮来刮去,还有两个妇女坐在一旁,一边聊天一边看着她们。我们很好奇,也跟着看了半天,最后不解的离开了。后来在一个电视节目上我才知道,这叫做绞脸,是那一带女子用棉绳绞去脸上多余皮脂,使脸更光滑的一种原始的美容方式。又想起我们三个站在庙门口,一边看妇女们绞脸,一边啃着这富含胶原蛋白、可以起到美容作用的猪蹄,画面也就不那么违和了,反而有异曲同工之意了。
在南宁,我和小松跟在护士的屁股后到处找吃的,护士每到一个地方前都会细致的做好攻略,尤其是对于美食。像我这种只做最基本的一点攻略的,和小松那种完全懒得做攻略的人,跟着护士算是大饱了口福。除了美味的猪蹄,还有更美味的生榨米粉和现磨的芝麻糊,这些都是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传统小店。尤其现制作成形的生榨米粉,吃到嘴里软糯嫩滑,汤汁也鲜美,味道让人难忘。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芝麻糊,跟着一群年轻人在小店门口两侧的石台阶上坐成两排。每个人都端着小碗认真的喝着香喷喷的芝麻糊,吸溜吸溜的声音不绝于耳,热闹极了,这品尝小吃的氛围好像更为重要,再美味小吃如果脱离了当地的市井,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了。
夜晚我们来到中山路小吃街,这里灯火通明、热火朝天,两侧的美味铺展在食客面前。各式各样的食材让人垂涎欲滴,烤肉、小龙虾、大螃蟹、鱿鱼、秋刀鱼,要么装在一盘又一盘里,要么堆的高高的,显的丰盛无比。还有各种贝类、猪蹄鸡翅、五颜六色的蔬菜等等等等。不光有吃还有喝,常会看到摆满瓜果梨桃的摊位,可以喝到鲜榨的果汁等各种饮料。烧烤类到处都少不了,还有印度飞饼和土耳其冰淇淋这种表演性质的小吃,游人悠闲的吃着喝着看着,嘈杂的人群中掺着小贩招呼客人的叫卖声,胃口再大也吃不过来这样样令人流口水的美食,来回走上几遍,也看不过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夜市。这品类之盛,让我游目骋怀,不止是极视听之娱,而且饱胃口之福,可尽享人间之美味也。
一阵热闹之后我和小松、护士就此分别,他们俩因为来的时间短而继续留在南宁。我一个人要去往下一站,我已经不记得与他们怎么告别,只是知道我们对共同经历的短暂时光都有些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