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南之旅01.济南

(2022-11-16 10:58:31)
分类: 足迹
济南被称作“泉城”,名副其实。在老城中游荡,几乎家家门口有泉眼,比北京的胡同多了许多灵性。不知怎么着,总觉得济南的老城像解放前的北平,我当然没见过老北平。但总有这种感觉,是我肚子里这点墨水表达不出的。但可能因为有了水,济南人也温和许多,不比北京人躁。而且济南人长得端正,这可能也是我的片面印象,烦请验证。


大明湖自然美丽,但与老城面积相比,显得略大,不够雅致。只要有趵突泉等各个方位名泉装点,济南老城就别致的多了。游大明湖时正赶上暴雨如注,眼前水气蒙蒙,自想这偌大的一片湖水竟比不过一个杭州西子湖,其原因定是少了许多人文的东西,恰如《陋室铭》云:山不再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虽大明湖与身为济南人的李清照颇有渊源,但也是年代久远,又无多少雅趣浪漫的传说留下。所以时至今日倒不如一部《还珠格格》留下的那句关于夏雨荷的台词尽人皆知。


我担心济南成为网红城市,可能也正因为它的老旧而没有被人们炒热,这是济南的幸运。就好像老北京人都说现在的北京没有了味道,假使现在的济南也是过分商业化的城市,随之大拆大建,那我一定不会在这里“想起”老北平。让我觉得文化气息浓重的,也是因为我在老城内遇到一个“特殊”的摊位。在紧邻游客出没的商业街的地方,只不过一个平平常常的胡同拐角,一个老妇人正卖着她自己的书。一个小木桌上放着几本书,老妇人端坐桌后,年岁六十有余的样子。只可惜我没有翻看她的著作,只因为我一时犯傻没反应过来,我不敢相信我会看到摆摊儿卖自己书的事情,哪怕她文笔平平。当我走过去之后一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太敢相信这是我亲眼所见的事,但又会想起当时的济南那种恬静、儒雅的氛围,老妇人卖书却是很和谐的画面。同样让我想起来多年前有个诗人穿着风衣在北京的地铁车厢内卖诗,如同行乞一样,但现如今,卖诗这种事却不如乞讨这种事看着和谐正常。


济南老城的巷子里最有味道,常看见人家的门口就有那么一口井一样的泉眼,堪称神奇。就好像济南的地到处都是窟窿,这泉水也不知是哪里流过来的。北京诸多被称为海的城中湖号称其水底连通着大海,所以这湖便称为海。北京称其为海的,可能是古人要把皇家捧上天而夸下的海口,如今要说济南城连着大海我倒很愿意相信。


按路的指引牌走到巷子深处,有一王府的泉,什么王府我记不得,也懒得查。只说那里老济南人的生活,别处是见不到的。说是泉,实际上看不见泉眼,可能在暗处,整个看上去却是一个标准的泳池,池子方正,只远处一角多出一块,近处一角又凹进一个墙角。墙边紧贴高台,高台上有石栏杆,男人们不时走上高台的栏杆上跳入池子,入水前动作简单有力,轻松自信又不浮夸。池中间几个男人游泳,池远处几个男人在水中停顿,池近处几个男人穿着泳裤站在岸边悠闲说笑,男人们有老有少,岸边还有一个凉棚,几个男人游累了在棚下休息喝茶。这个所谓的王府的泉,被四周的房屋围着,石墙上布满深灰色的青苔。泉或者这池子的水不清不混,但这里的空气清透,当时也正下着小雨,烟雨蒙蒙,只见一群大老爷们赤条着在水中翻腾。爷们儿们不论游泳还是在岸上闲聊都无比惬意,好似到了一个只有男人的世外桃源,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景象更是不知江南,无论北方。老得很济南、很有味道。


趵突泉泉水清透见底,三股泉水从水底向上喷涌,在水面上翻滚。很多人在这里采水带回家中使用,泉边也有茶社,用泉水现沏大碗茶,共游客享用。茶社旁有戏台,正上演着不知名的戏曲。济南还有种面食叫做油旋,我解释为千层油烧饼,外层酥脆,内里香软。后来在洛阳也见过,但更像是普通的烧饼,不如济南的香酥。济南还有一种名吃叫做把子肉,名字听着就解馋,吃的时候更是过瘾,宽厚大片的五花肉,每一片串两个不长不短的细竹签,在大锅里经浓汤香料卤制,时间久卤的稍老。色泽暗沉,很入味,香而不腻,可就着米饭大快朵颐。


在芙蓉街走了一趟,不记得吃了什么,只记得走到一半下起大雨,随便找了家馆子吃了些东西,吃完雨便停了,接着走后半段。街不长,整条街闲逛下来不需要多长时间,后听有人说芙蓉街现在很商业化,没有意思,我觉得即对也不对,在济南很商业化的,与大一点的城市比,还有可能很落后,芙蓉街就是一个例子,都是传统的老城街,成都的宽窄巷子、北京南锣鼓巷、武汉的户部巷、天津的古文化街,甚至包括合肥等三线城市的古街,其商业化程度都可以甩芙蓉街好几条街。这么对比,济南的芙蓉街真是古朴的可以了。


济南老城老的很有味道,如这样的老城全国已经不多。北京已经找不到那种氛围了,如今大栅栏地区几乎商业化已经全面覆盖。西安也很难找到老旧的城区,城墙内外一样的新。所谓老城是指原有的城中心还有老居民的风俗和习气,位置最为重要,必须在原有的老城内。如我们常听到的老哈尔滨、老成都、老昆明,现在以老自居的人,祖上在建国以前多数都在城外地段,也就是所谓的郊区乡下。北京二环内的老土著已经凤毛麟角。洛阳老城现已经完全是个景区了,老洛阳人也是很难见到。所以我们常说的全国城市几乎都一个样,高楼大厦占据着不断外延的城市边缘,中心也在日新月异的商业化,都朝着大都市化的目标迈进,但留下来的城市味道越来越淡,几近消失。对于外来客想找个地方体会老城味道的人来说越来越难。哈尔滨就去老道外看看现在依然破旧的老居民区,合肥就去逍遥津一带看看护城河边的老合肥人的日常生活,南宁就去中心公园周边转,武汉穷人依旧在汉阳,富人依旧在汉口,苏州、上海的中心成了景区。在我去过的省会城市,除了济南外,我再也想不起还有别的什么城市,也保留着浓郁的老城味道的了。所以在济南能嗅到老北平一样的气味,真是个幸运的事,如今每每想起,生怕不知什么时候再去济南,这样的味道就消失了,济南也变得跟其他大的省会城市没什么两样,那真是一件憾事。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中南之旅01.济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南之旅—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