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旅游是高端医疗热后的真正蓝海。虽然目前中国医疗旅游处于“早春”阶段,但是正如北京的春夏交替,不留意间就迈入夏天,医疗旅游是高端医疗热后的真正“蓝海”,预热之后的医疗旅游升温会非常快。
为什么将医疗旅游称为“蓝海”呢?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产业融合的加快,产业融合已成为大趋势;二是全球化已成事实,全球化使人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相宜的医疗服务更加方便、快捷;三是技术革命,数字网络技术为医疗旅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四是市场竞争,需求是判断商业机会的唯一标准。据人社部社保中心2007年抽样调查及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各统筹地区异地居住的参保人员有450万人,异地就医住院人数约占医保住院总人数的5%,在异地发生的住院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12%。另据报道,2011年在海南省发生的省际异地就医人数与刚启动的2010年相比,增长了4倍多。截止2012年底,吉林省异地就医需求人数已达50万人次,而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医疗旅游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可以寄予厚望并亟待开发的蓝海。
医疗旅游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医疗旅游是指赴境外接受以治疗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广义的医疗旅游包含所有以健康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即医疗旅游是以医疗、养生保健、体检、康复与护理为主题的旅游服务。从地域上划分,跨国的医疗旅游活动称为国际医疗旅游,境内医疗旅游活动称为国内医疗旅游。尽管国内医疗旅游在投资方面比较冷,但是在概念方面却很热。很多学者以及从事医疗旅游行业的领导者争相对医疗旅游下定义。概念之争背后实质是利益与话语权之争。在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初期,不宜进行过于狭义的定义,狭义的定义不利于产业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